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老年高血压动态脉压的相关性

2012-01-17王易娟张艳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脉压收缩压炎性

王易娟,张艳敏

(1.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老年病科,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一科)

近年来,关于脉压(PP)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随访结果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张钦凤等[2]研究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时指出:脉压与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相关,在预测心脑血管病危险性时,脉压可作为一个独立预测指标,优于收缩压和舒张压。针对炎性因子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学者们已做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与动态脉压的相关性做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住院确诊EH患者174例,年龄60~90岁,平均(72.1±7.1)岁,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修订版)诊断标准:在未用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包括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低于140/90 mmHg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感染、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病等与炎症相关疾病。根据动态脉压大小(<60或≥60 mmHg)分为两组。

1.2 研究方法

1.2.1 24 h动态血压测定 采用德国 MOBIL GRAPH型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受试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得出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并计算动态脉压值,动态脉压=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

1.2.2 实验方法 于检查前日停用降压药,次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德国罗氏MODULAR 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血脂组合,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空腹血糖、肾功指标(肌酐、尿素氮、尿酸);应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hs-CRP;采用人MCP-1与sICAM-1酶联免疫吸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试剂盒测定血清MCP-1、sICAM-1。上述各检测均由检验专业人员严格按试验说明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各项统计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影响动态脉压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动态脉压与临床一般参数和炎性因子的关系不同动态脉压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组合(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LDL-C、脂蛋白a)、肾功指标(肌酐、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及MCP-1经成组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hs-CRP、sICAM-1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动态脉压升高,炎症相关因子hs-CRP、MCP-1、sICAM-1均升高,见表1。

表1 不同动态血压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分析(±s)

表1 不同动态血压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分析(±s)

注:与PP<60 mm Hg组比较,aP<0.01

PP值(mmHg)例数hs-CRP (mg/L) MCP-1 (ng/L) sICAM-1 (ng/L)<60 93 2.33±2.75 23.91±17.24 2525.75±560.02≥60 81 4.86±6.92a27.43±23.61 2885.71±604.42a

2.2 炎性因子与动态脉压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经两变量间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ICAM-1与收缩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6,P<0.01),hs-CRP、MCP-1与收缩压无相关性;hs-CRP与舒张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67,P<0.05),MCP-1、sICAM-1与舒张压无明显相关性;hs-CRP、sICAM-1与动态脉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1、0.294,P<0.01),MCP-1与动态脉压无明显相关性。

2.3 动态脉压与相关指标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为除外混杂因素的影响,以动态脉压为因变量,各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ICAM-1、MCP-1、hs-CRP、LDL-C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43.738+0.005sICAM-1+0.118 MCP-1+0.465 hs-CRP-2.170 LDL-C。结果表明:在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后,sICAM-1、MCP-1、hs-CRP与动态脉压仍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见表2)。

表2 动态脉压与相关指标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由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升高,引起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管组织胶原含量增加和基底膜增厚,僵硬度增加,导致脉压增大,反之增大的脉压又使动脉管壁张力增大,管壁弹性成分容易疲劳和断裂;中老年患者血管壁强力纤维已较前减少,更容易使内膜损伤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因此,脉压是EH患者AS的血压参数,其大小与AS程度呈正相关。杨建民等[3]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群脑卒中的患病率随脉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同时炎症与高血压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C-反应蛋白(CRP)是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升高的急性期蛋白,是 AS的重要危险炎性因子。Abramson等[4]研究发现脉压与升高的CRP呈明显正相关,且相关性独立于收缩压与舒张压。Amar等[5]在MONICA研究中,同样发现脉压与CRP之间的固定联系,且这种联系独立于动脉的结构和僵硬度。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随着动态脉压升高,hs-CRP呈升高趋势,相关性分析亦证实hs-CRP与动态脉压呈正相关(r=0.251、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后,hs-CRP与动态脉压仍呈直线相关。提示老年EH患者体内存在炎性反应。研究发现,CRP能刺激单核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内皮细胞产生MCP-1和ICAM-1等因子,发挥致炎作用[6]。

C-C族细胞趋化因子MCP-1能诱导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转变成泡沫细胞[7],而形成泡沫细胞是AS的病变基础和关键,因此MCP-1是此过程中重要的炎性因子。目前众多研究显示MCP-1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鲜见其与动态脉压的研究。本文通过对MCP-1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脉压的研究发现:随着动态脉压升高,MCP-1均升高,虽然相关性分析显示MCP-1与动态脉压无明显相关性,但进一步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MCP-1进入回归方程,进一步说明在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后,MCP-1与动态脉压仍呈直线相关。考虑上述相关性不明显可能与入选患者例数少、部分老年EH患者尚合并糖尿病、轻度肾功能受损及AS程度不同等有关;且服用降压药物、他汀类药物等时间长短不一,对炎性因子的浓度及脉压会产生影响所致。

sICAM-1是由细胞表面ICAM-1经蛋白酶裂解使细胞外成分脱落而来,AS发生时,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管通透性升高,内皮细胞表达大量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产生炎性反应,吸引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粘附、迁移至内皮下并摄取脂质形成泡沫细胞[8]。有学者指出,同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因素一样,高水平的sICAM-1也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指标之一[9-10]。本研究结果得出,随着动态脉压升高,老年EH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相关性分析亦证实sICAM-1与动态脉压呈明显正相关,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后,sICAM-1仍与动态脉压呈直线相关。

大量研究证明,有效缩小脉压能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减少心、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能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增加动脉弹性,稳定斑块。

综上所述,hs-CRP、MCP-1、sICAM-1等炎性因子参与了老年EH患者动态脉压升高的病理生理学过程。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炎性因子与动态脉压的研究,我们可以掌握老年高血压的特殊性,为今后开展前瞻性研究、预测及诊断工作提供新思路,从而尽早干预、治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1] Skurnick JH,Aladjem M,Aviv A.Sex differences in pulse pressure trends with age are cross-cultural[J].Hypertension,2010,55(1):40-47.

[2] 张钦凤,朴钟龟,高尚伯,等.脉压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一个大样本的随访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10):830-832.

[3] 杨建民,路方红,金世宽,等.中老年人脉压与脑卒中危险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9): 699-702.

[4] Abramson JL,Weintraub WS,Vaccarino V.Association between pulse pressure and C-reactive protein among apparently healt hy adults[J].Hypertension,2002,39(2): 197-202.

[5] Amar J,Ruidavets J-B,Dit Sollier CB,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RP and pulse pressure is not mediated by at herosclerosis and aortic stiffness[J].J Hypertens,2004,22(2):349-355.

[6] 邓红艳,张雨,符杰,等.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22(10):610-611.

[7] Mine S,Okada Y,Tanikawa T,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levels of monocyte CCR2 and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6,344(3):780-785.

[8] Blankenberg S,Barbaux S,Tiret L.Adhesion molecules and atherosclerosis[J].Atherosclerosis,2003,170(2): 191-203.

[9] Bongard V,Elias A,Bal dit Sollier C,et al.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s associated with carotid and femoral atherosclerosis but not with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J].Atherosclerosis,2002,164(2):297-304.

[10]Witte DR,Broekmans WM,Kardinaal AF,et al.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and flow-mediated dilat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estimat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ease independently from each other[J].Atherosclerosis,2003,170(1):147-153.

猜你喜欢

脉压收缩压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监测血压,脉压差莫忽视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