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教育本质观
2012-01-16沈玉双
沈玉双
摘 要:对教育本质观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随着教育内涵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层次也不断提升。本质观的概念是相对于现象、非本质的东西或本质的表现而言的,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或最根本的属性。因此,对教育本质观的充分理解就能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取得更大的自由。
关键词:教育 本质观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11-02
从古至今关于教育本质的话题就被反复讨论,教育本质的研究对我们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类发展需要教育,社会发展也需要教育,教育与人类同在,与社会共存。教育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教育也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也形成了几种典型的教育观,下面笔者分析其中四种。
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观。教育受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和推动教育的发展。相反,教育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技、管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生产力之间联系的集中体现。
从生产力角度看,教育自身是过程,是物质运动的必然规律。与物质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速度。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技术的改造和设备的更新要依靠优秀技术人才应用于社会生产中来完成;先进的生产工具、丰富的资源要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发挥作用;高技术的生产、效率要靠大量高水平管理人员来实现。而劳动者基本素质的优劣,技术人员水平的高低,管理人员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提高人们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水平,也就是提高生产力。
从上层建筑角度看,教育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教育就培养相符合类型的人。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间接的、有条件的,而生产关系是教育的直接决定力量。教育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虽然教育的直接生产结果是发展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在同生产资料结合,进入生产过程之前,还只是作为一种预备劳动力而存在的。
二是培养人与传递观。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的文化来说,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育也是文化继承、保存、传递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从培养人角度看,教育的特殊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最根本、最终极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
教育的专门特点是为社会培育人才。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势必要求国家各方面领域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这必然要依靠教育来实现,这也就意味着教育的影响力相对增强。随着研究的深入,认为教育是促进人实现社会化和人自身不断提高的过程和基本手段。因此,教育本质观从培养人的角度是人们比较支持的一种观点。
从传递角度看,教育主要是借助于人类社会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文化知识来培养后代。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是文化,生产、生活、认识都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一。将前代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以各种形式传递给后代人,使后代人能够把前代人的认识终点,作为自己的起点,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发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取得新的认识成果,用语言文字记载下来,加入人类认识的系列之中。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文化要依靠教育教学活动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通过传递文化,教育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培养人的角度与传递的角度,两者既可称是教育的目的,也算是教育的手段,两者都很重要,但是哪一方面更重要,就很难定夺。
三是社会实践活动观。从社会实践活动角度看,教育是由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所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刘伦钊认为: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途径,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人在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变化逐渐形成个体素质、品格或才能特征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从这种对人的发展时间范围的扩展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教育、终身教育,不能不说与人的发展在时间上的延伸有关。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具有能动性。
教育不属于上层建筑,但却为上层建筑生产和再生产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教育不是生产力,但它也为生产力部门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人力要素;可见教育是一种最基础的社会部门和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持教育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学者在作教育本质结论时,都离不开“培养人才”、“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等一系列的定语。若没有这些定语,教育的本质是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描述准确。
四是多重本质观。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具有多重性质,有许多个维度。教育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时代性、社会实践性、多重性质的统一。教育同社会生活、生产力的发展、同生产关系、同经济基础、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等都相联系,社会结构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而人是一个开放性的、不可简单限定性的存在,从而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放性、不可简单限定性。教育与人的成长、发展有直接联系,同时既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有直接联系,又与上层建筑有直接联系。教育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的,这就形成教育的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本质属性。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从各自的生存处境中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处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其结果是人们就不可能给教育下一个固定的、唯一的定义,这也是物质本体论意义上的本质概念不适合于教育本质表述的原因所在。教育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的,这就形成教育的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本质属性。
教育没有本质说是受到否定本体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排斥教育有本质观。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传统的教育目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等一套东西,都是建立在普遍的、一般的本质基础上,按哲学的演绎,这套东西是存在问题的,教育研究应该寻找新的道路。教育没有本质的思想带来的思想冲击力是巨大的,我们不仅需要解放思想,也需要反思。对于反本质的观点,至今仍在讨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教育本质观的研究持续至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本质观,为我们以后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对于教育本质的问题,很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所以,只有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观,才能建立起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学体系,只有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学体系,才能顺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国家建设,只有真正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综观全局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育工作的实践,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以上便是笔者对教育本质的一点浅谈。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第2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3.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6.王道俊,雇中平.教育学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彭香萍.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抚州师专学报,2002
8.顾建军.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
9.孙侠,邬智.教育本质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
10.李润洲.教育本质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0
11.李炳煌.教育本质研究的论争及其反思[J].求索,2005
12.郑金洲.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J].上海高教究,1997
13.程少波.教育本质研究之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
14.舒志定.新世纪10年教育本质研究的多元视域[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