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2012-01-16郭东风
郭东风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南岳阳 414000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郭东风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湖南岳阳 414000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12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组患者中单独副交感神经活性受损65例,单独交感神经受损5例,副交感与交感神经同时受损5例;其透析前的nLF值升高,nHF值降低,而透析全过程的SDNN值、pNN50值及TI值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多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受损,且以副交感神经受损为主,这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的首要原因。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心率变异性
终末期肾病(ESRD)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约占ESRD患者的43%,是普通人群死亡率的 10~30倍[1]。为探讨ESRD患者血液透析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25例行血液透析 3个月以上的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患者共125例,男86例,女39例,年龄18~78岁,均为本院行规律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患者,4 h/次,3次/周。随机选择1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透析组:透析前30 min取平卧位计算5 min心电图的频域指标[2],频域指标包括:标化后的高频(nHF)、标化后的低频(nLF)、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指数(LF/HF)。透析结束后计算5 min心电图并计算全程5h心电图的时域指标,时域指标包括:R-R间期标准差(SDHH)、相邻两个正常心动周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标准差(rMSSD)、三角指数(TI)。对照组:取平卧位计算5 min心电图的频域指标;行24 h心电图检查,并计算其时域指标。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
2 结果
血液透析组患者中单独副交感神经活性受损65例,单独交感神经受损5例,副交感与交感神经同时受损5例;其透析前的nLF值升高,nHF值降低,而透析全过程的SDNN值、pNN50值及TI值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心率变异性(HRV)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节控制,使得心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和波动。心率变异性分析反映了其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及其平衡协调关系。可以有效、无创地评估植物神经功能,反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水平以及相互间的平衡,HRV是自主神经功能定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可评估患者预后。有研究者[3]发现健康者的迷走神经活性在夜间休息时增强,故心率降低,而交感神经活性在清醒时增强,故心率加快。在HRV时阈分析的各项指标中,SDANN反映了心率的缓慢变化,是评估交感神经活性的敏感指标,RMSS与PNN50反映的是迷走神经活性,当迷走神经活性降低时RMSS与PNN50也随之降低。
表1 两组动态心电图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动态心电图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LF频域指标nHF LF/HF SDNN(ms)时域指标pNN50rMSSD(ms) TI透析组对照组125 100(67.7±19.5)*60.8±9.4 26.4±12.0 32.0±5.8(3.5±2.4)*2.0±0.5(80.7±29.6)*146.8±44.6(2.1±4.1)*4.8±3.7 42.3±4.9 69.6±6.1(15.4±5.4)*31.4±7.5
本研究发现,血液透析组患者中单独副交感神经活性受损65例,单独交感神经受损5例,副交感与交感神经同时受损5例,说明ESRD患者多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受损,且以副交感神经受损为主;其透析前的nLF值升高,nHF值降低,而透析全过程的SDNN值、pNN50值及TI值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时域指标的降低说明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损伤。这也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1]Levy J,Morgan J,Brown E.王梅,王悦,崔太根,等译.牛津临床透析手册[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率变异性对策专题组.心率变异性检测临床应用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8,26:252-255.
[3]刘丽莉,张鸿婷,左军,等.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相关性探讨[J].中医药信息,2011,28(4):111-112.
R692.5
A
1674-0742(2012)07(c)-0088-01
201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