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2-01-15郭小平王艳莉汤淑斌李少莉陈亚莉刘小红
郭小平, 王艳莉, 汤淑斌, 李少莉, 陈亚莉, 刘小红
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郭小平, 王艳莉, 汤淑斌, 李少莉, 陈亚莉, 刘小红
目的 探讨小儿留置针在无静脉炎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措施可延长小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 随机抽取使用留置针的患儿240例,按住院时的病案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24例,对照组116例,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对患儿不同的穿刺部位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措施,对小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为4.51d,对照组留置时间为2.72d;观察组的脱管率29.00%(14/48),对照组的脱管率53.00%(43/81),观察组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并发症少,脱管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对不同的穿刺部位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措施可延长留置时间。
静脉,穿刺; 护理; 留置针; 儿童
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每日穿刺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保护了血管,方便危重患儿的抢救,保证各种治疗性药物及时进入机体;同时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由于穿刺任务和穿刺困难带来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随着留置针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医院得到广泛应用。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不同的穿刺部位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措施,能延长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自2010-06/2012-06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儿医院儿科住院的患儿,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6个月至2岁临床诊断为轻症肺炎使用留置针的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的病案号分类,奇数号作为对照组116例,其中男59例,女57例;偶数号作为观察组124例,其中男66例,女58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需要住院治疗的输液患儿,入院前均未进行静脉穿刺。
1.3 排除标准 住院时间过短或自动出院未在观察期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形24G静脉留置针。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及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四肢静脉等较粗直血管穿刺。选择血管备皮后,用0.5%的碘伏消毒穿刺局部皮肤2次,75%的酒精消毒1次,待干,连接留置针与输液管排好气,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留置针针柄与静脉呈15°~30°角刺入,见回血后再进针2mm。左手固定外套管,拔除针芯后将外套管完全送入血管内,固定。并注明穿刺日期。封管时先取下头皮针,消毒留置针接头,抽取生理盐水5mL冲管,边推注边退针头,夹闭留置针后拔针,推注要均匀、缓慢。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用贴膜固定留置针后用长形胶布环形包裹头部或四肢。护理人员在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加强无菌操作,正确封管;加强巡回,观察有无外渗、红肿。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儿不同的穿刺部位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措施。
1.4.2.1 观察组固定方法 头皮静脉固定:头发要剃干净;剃除和消毒的面积以与贴膜面积相当为宜,并拭净头皮上的油渍污垢,穿刺成功后将贴膜固定留置针后,用长形胶布中间部分对折只留两端少部分具有黏性的部分环形包裹头部。再在留置针针梗和肝素帽与皮肤接触部位各垫上一小块卫生纸,以防止局部受压。再给患儿带上弹力网帽。
1.4.2.2 四肢静脉固定 根据选择四肢静脉的部位与患儿的配合程度选择自制的固定棒(将木制压舌板裁成不同尺寸规格,再将缝制好的棉套套于压舌板上)、小手板或袜套固定。用固定棒或小手板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使肢体活动时顺应性好,但应避免小手板固定时顺应性差压迫局部影响血液循环而出现局部水肿、脱管及手板误伤肢体,影响留置;为避免脱管,手部和脚部穿松紧适度的袜套。这样,既可以增加患儿的舒适度,也可以使患儿适当的活动。
1.4.2.3 健康教育 设计留置针健康教育表,给患儿和家属讲解留置针的好处,减少反复穿刺的机会,减轻患儿痛苦;讲述使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包括留置针的不良反应、留置过程中如何防止脱管等方法。
1.4.2.4 人文关怀 亲切的称呼(如:宝宝、宝贝、胖胖、乖乖等)、哄、逗、抱、玩等方法消除患儿与护士的陌生感;对稍有认知能力的小儿奖励小贴花;亲切的微笑、爱抚,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恐惧,以便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提高穿刺成功率。
1.5 观察指标 留置针部位有无外渗、红肿、脱管以及留置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留置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固定方法留置时间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固定方法留置时间的比较(±s,d)
表1 不同固定方法留置时间的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t=9.52,P<0.01。
组别 n 留置时间观察组 124 4.51±1.78a 116 2.72±1.43对照组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对不同的穿刺部位应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措施使小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留置失败原因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留置失败原因比较[n(%)]
表2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使用留置针的并发症少,脱管率低,两组脱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除了要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外,还应加强无菌观念,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和高度的爱心,培养护士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丰富临床护理经验[1]。此外,应向患儿和家长做好解释和说明,告诉留置针穿刺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使留置针的使用得以合理的保护,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儿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不同的部位选择适宜的固定方法可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2]。使用弹力网帽固定头部留置针固定效果好,可防止患儿在睡眠中翻身时被被褥撕脱;防止烦躁哭闹中由于看护不当,患儿自行抓脱;防止头部大量分油脂汗液敷贴失去黏性而导致的脱管,有效地延长了留置针留置的时间[3]。用对折的胶布固定时,减少了胶布与头发的粘连,避免了胶布撕脱时对患儿造成的痛苦。对皮肤与留置针的接触部位易造成压迫,为减少此副反应,首先选择型号合适的弹力网帽;再在与皮肤接触的部位垫大小合适的卫生纸。减少使用弹力网帽的副反应,以发挥其更好的固定作用。但是固定密闭,不易观察外渗、红肿;对于皮肤敏感的患儿,有痒感,易抓挠。自制的固定棒在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时效果好。柔软、顺应性好,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减少与皮肤摩擦造成的损伤,又便于观察;袜套可以增加患儿的舒适度,也可以使患儿适当的活动。防止脱管效果好,但不利于观察。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留置针留置时间规定为3d,中国尚无统一规定。本院规定为3~5d。在无静脉炎的情况下能否将小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进一步延长,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 冯艳华.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09,7(7):1964-1965.
[2] 艾芳.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留置时间的护理[J].医学信息,2008,21(8):1374-1375.
[3] 沈梨芳,郑玉娜.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部位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4):502.
721000陕西 宝鸡,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儿医院儿科
郭小平(1963-),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儿科疾病的临床护理。
汤淑斌,721000陕西 宝鸡,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科。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43
R473.72
B
1674-3865(2012)06-0569-02
2012-10-31)
张小冬)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