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疗效观察
2012-01-15王伟
王伟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疗效观察
王伟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敷贴组和对照组各42例。敷贴组在初伏后开始应用平喘止咳贴给予穴位敷贴;对照组给予空白敷贴。观察两组患儿敷贴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结果 敷贴组血清IgA、IgG、IgM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3年后,敷贴组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咳嗽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呼吸道感染; 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 外治法; 儿童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治疗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江苏省太仓市中医院儿科2008-10/2010-10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的患儿在三伏天给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自2008-10/2010-10在江苏省太仓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RRI诊断标准且年龄在1~12岁者共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敷贴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敷贴组男22
例,女20例;年龄1~12岁,平均(4.4±2.3)岁。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1~11.5岁,平均(4.5±2.0)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RRI的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 RRI诊断标准;(2)年龄在1~12岁且接受敷贴疗法者。
1.4 排除标准 (1)先天性免疫性疾病、呼吸道畸形;(2)接受过激素或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者;(3)治疗中断者。
1.5 治疗方法 敷贴组自2008年初伏后开始给予穴位敷贴。敷贴组应用平喘止咳贴(贵州康奇药械有限公司),敷贴前清洁皮肤,将贴片揭去透明保护膜,贴于天突穴、膻中穴、左右定喘穴、大杼、肺俞穴。每日贴敷2~4h,年长儿适当延长时间。分别与初伏、中伏、末伏各连续贴3d,期间停7d。连续敷贴3年为1个疗程。由家长填写每月登记表,记录可能出现的呼吸道感染次数、症状、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期间两组均未使用其他免疫调节剂。对照组给予空白敷贴,疗程同敷贴组。敷贴前及敷贴后均采取静脉血查血清IgA、IgG、IgM。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敷贴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儿科疾病诊断标准[2]中RRI疗效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年,每年无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每年不超过1次;(2)好转:症状明显减轻,随访3年内下呼吸道感染1~2次,上呼吸道感染每年不超过2次;(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敷贴疗效比较 敷贴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敷贴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敷贴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A、IgG、IgM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敷贴组血清IgA、IgG、IgM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敷贴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s,g/L)
表2 两组患儿敷贴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s,g/L)
注:与敷贴前比较,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
组别 时间 IgA IgG IgM敷贴组 敷贴前0.63±0.18 7.41±1.16 0.89±0.25敷贴后 0.87±0.16ac 8.87±1.36b 1.15±0.37a对照组 敷贴前 0.62±0.16 7.06±1.19 0.89±0.25敷贴后0.64±0.16 7.29±1.04 0.91±0.26
2.3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的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的比较(±s,n=42)
表3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的比较(±s,n=42)
注:与对照组比较,at=2.84,2.80,1.90,2.59,P<0.05;bt=6.44,P<0.01。
敷贴前组别敷贴3年后上呼吸道感染次数 下呼吸道感染次数 发热时间 抗生素使用时间 咳嗽时间敷贴组 5.65±2.50 4.57±1.59 5.70±1.40a 3.31±0.63b 4.2±3.30a 6.90±2.60a 8.93±1.89上呼吸道感染次数 下呼吸道感染次数a对照组 6.00±2.56 4.07±1.63 6.70±1.80 4.37±0.86 6.1±2.90 8.00±2.70 10.14±2.36
表3结果显示,敷贴前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3年后,敷贴组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咳嗽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良反应 敷贴组3例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等症状,经减少贴敷时间后均能自然缓解,未影响继续贴敷。
3 讨论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RRI等。“夏治”是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6]。冬病夏治利用了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代谢旺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愈。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呼吸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致病菌所引起的一种RRI炎症,长期反复发作,导致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造成临床缠绵难愈。因此,治疗应注重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的目的。传统医学认为[3-5],本病属中医咳嗽范畴,病位在肺,与肺气虚,营卫失调密切相关。所以治疗重点应放在补益肺气,固卫阳气而达到提高机体尤其呼吸系统免疫力。
三伏贴即“穴位敷贴疗法”,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天灸的一种。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在时间治疗学上,中医认为庚日属金,以五行而论,与肺相配,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通过药物的刺激作用,使穴位局部皮肤充血,甚至起泡,以达到刺激相关穴位,从而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中药穴位敷贴,一方面通过间接作用,即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刺激,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另一方面,即药物的直接作用,当药物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之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穴位敷贴操作简便,近代文献报道始见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7],其后的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应用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疗法治疗3年。观察两组患儿敷贴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的变化。结果显示,敷贴组血清IgA、IgG、IgM较治疗前均升高,贴敷3年后,敷贴组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咳嗽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穴位敷贴法亦无毒副反应,患儿容易配合治疗,既可治疗咳嗽、哮喘,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并且节省医疗费用,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1] 张梓荆,盛锦云,胡仪吉.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
[2] 李毅.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64-185.
[3]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6-1022.
[4]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4-579.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3-58.
[6] 龚明.外敷治喘法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6,11(4):235.
[7]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组.冬病夏治消喘膏治疗喘息型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新医药学杂志,1978,(5):28-32.
215400江苏 太仓,太仓市中医院儿科
王伟(1970-),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消化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38
R562
B
1674-3865(2012)06-0559-03
2012-09-27)
张小冬)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