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曼艺术歌曲技法探析

2012-01-13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半音舒曼调性

黄 琳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舒曼艺术歌曲技法探析

黄 琳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在德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历史长河中,舒曼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无法磨灭的。他用其过人的智慧和浪漫主义灵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文章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入手,探析舒曼艺术歌曲的技法。

舒曼;艺术歌曲;内容表现

作为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舒曼(1810—1856) 是继舒伯特之后为德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一人。舒曼用其浪漫主义的灵感,创作了200余首艺术歌曲。他的艺术歌曲将歌曲旋律、诗歌与钢琴伴奏完美结合,独具匠心地塑造了许多鲜明的音乐形象。本文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入手,释析舒曼艺术歌曲在和弦结构与和声进行以及调式调性等方面的创作特征。

1 和弦结构与和声进行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是要逐渐突破古典主义那种严格的形式和理性主义的表现特征,它要求音乐表露得更为自由,和声色彩更为斑斓。舒曼力求在功能性和声进行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手法,进一步丰富和声的色彩性,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诗歌的情感。

在和弦结构的选择上,舒曼常用三和弦,辅以一些七和弦,而最具特色的是减七和弦、重属变和弦与副属变和弦的使用,它们的运用不仅仅是强化功能性,增加动力,丰富色彩,更多的是为了表现诗歌的内容情境,突出和声的音乐表现作用。

在和声进行上,舒曼喜欢运用大量的离调进行,尤其喜欢使用离调的连锁进行。离调进行与连锁进行的频繁使用,对于表达词曲的情感,塑造音乐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声部的半音化进行是舒曼艺术歌曲中经常出现的和声语汇,多体现在歌曲的钢琴伴奏中,在歌唱旋律上也略有涉及。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舒曼艺术歌曲中半音化和声手法与内容表现的紧密结合。

《献词》的诗歌中有一句“你是坟墓”,在“坟墓”这一词上所运用的钢琴伴奏的和声进行是IV-VII4

3,这里增四度根音关系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色彩性,和声大调减七和弦以及G、A两音的变化运用使得色彩暗淡而不协和,烘托出了这句歌词所要表达的纠结和忧郁的色彩(见图1)。

在这首歌曲结尾部分的终止式之前,使用了VII65/II-b3VII65/II-V43的意外进行,音响效果尖锐刺激,表现了女妖罗蕾莱俘获了男人的得意忘形(见图3)。

这首歌曲呈示部的主部(男人所唱)的第二句使用了向属方向的离调连锁进行。副重属、重属以及大属九和弦#9V9明亮的效果在#c小调中的运用,表现了在阴森的森林中男人问妖女问题时的单纯而开朗的心情(见图4)。

《林中问答》再现部中副部的第55—62小节,高音部与低音部构成了平行大三度的半音下行,为了半音化的和声进行,舒曼运用了副属变和弦、副重属变和弦、副属和弦的四度连锁进行等手法,其音乐表现作用是为了烘托出阴森诡异的气氛(见图5)。

《献词》一曲的第19小节,歌唱旋律是一个四拍的长音,在钢琴伴奏的左手部分采用了#C-×C-#D-E的半音进行,很微妙地表现了“爱情”的甜蜜(见图6)。另外,在这首作品第4至第10小节的钢琴伴奏中,左手低声部采用了下行级进的作曲技法,其中穿插了少数的半音进行,用坚实的低音部表现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

当半音化进行出现在歌唱旋律上时,更多的是为了符合诗歌的语气和情境。如《苏莱卡之歌》中的歌词:“你说话,像充满深情,”就运用了半音化进行d-#d-e,表现了少女心底对爱情的兴奋和激动(见图7)。

2 调式调性

舒曼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极注意调式调性的选择和变化,尤其是大小调之间的转换十分自如,这种对调式调性的精心选择和布局,使得歌曲内容的表现更为准确生动,更富于色彩变化。

2.1 调性选择

舒曼对于全曲调性的选择独具匠心,巧妙地选择各种调性,使艺术歌曲带有了戏剧性的色彩,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林中问答》这首歌曲。

《林中问答》由艾辛多夫的诗歌所创作,讲述了妖女罗雷莱骑着马在树林中作祟的故事,诗中涉及了两个人物:男人和罗雷莱。舒曼这首叙事歌曲是四节歌词唱不同曲调的“通谱歌”,音乐的结构是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呈示部的两个主题——主部和副部与再现部的两个主题刚好每个主题配一节诗。两个主部主题是男人的话,两个副部主题是罗雷莱的话。男人的话用E大调,罗雷莱的话用C大调。在这首歌曲的调性选择上,舒曼选用不同的调性代表不同的人物,使人仿佛在欣赏歌剧,使全曲具有一定的戏剧性。

2.2 调性布局

在调性布局方面,舒曼善于变换调性,运用不同的调性色彩营造不同的情感意境。

《核桃树》是一首变化分节歌,分为三段共6节。第一段是第一至三节,使用了同一主题发展,描写了风中核桃树枝摇曳、树叶沙沙作响的情境,调性建立在主调G大调上,明亮自然;第二段是第四节,调性转为a小调,色彩柔和,描写了树叶和少女对爱情的倾诉;第五、第六节是第三段,调性回到G大调,全曲达到高潮,描写了少女怀着对爱情的向往,进入甜蜜梦乡的情境。色彩的一明一暗把少女的内心表现得十分细腻。

3 结语

舒曼是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舒伯特以后最重要的德国歌曲作家。舒曼的艺术歌曲忠实于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力求运用合理的作曲技法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诗歌的情境。在和弦结构与和声进行方面,舒曼力求在功能性和声的基础上,运用减七和弦、重属变和弦、大量的离调进行、离调的连锁进行以及声部的半音化进行,丰富和声的色彩性,营造诗歌的意境;在调式调性方面,不论是调性选择还是调性布局,都是为了使歌曲的内容表现得更为准确。

舒曼用其过人的智慧和浪漫主义灵感,写下了这些打动人心的艺术歌曲,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1]钱仁康(译).舒曼艺术歌曲精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Analysis of Harmonic Technique in Schuhmann's Art Songs

HUANG Lin
(Nanjing ArT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13,China)

In the history of German artistic songs composition,Schuhmann's great contributions were unforgettable.His extraordinary wisdom and romantic inspiration have left the precious wealth for future generations.In this paper,from the point of technical theory of composing,analysis on the Schuhmann art songs and harmonic techniques

Schuhmann;art songs;content representation

J652

A

1671-0142(2012)02-0060-03

黄琳(1988-),女,江苏泰兴人,研究生在读.

(责任编辑刘 红)

猜你喜欢

半音舒曼调性
浅谈半音键竖琴在竖琴启蒙教学与普及推广中的重要地位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昆曲曲学小讲堂之北曲的半音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李斯特《但丁奏鸣曲》和声中的半音化运动
2014德国法兰克福展看舒曼钢琴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