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0之于个人学习环境创设的需求与支持

2012-01-12叶赛楠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个体创设

叶赛楠,洪 伟

(1.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

个性化与社会化
——Web2.0之于个人学习环境创设的需求与支持

叶赛楠1,洪 伟2

(1.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

Web2.0环境下的PLE创设是围绕学习者这个核心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遵循个人知识成长脉络的服务创设,另一方面就是学习网络即社会关系网络的创设。其中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核心创设思想,而个人知识与学习网络这是PLE创设的双重要素。

web2.0;个人知识;社会关系网络;个人学习环境

随着网络进入Web2.0时代,个性化的呼声使得传统的学习环境设计面临着诸多诟病。个人学习环境(PLE)是在个人发展需求、终身学习以及大量Web2.0的辅助性服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的设计理念和事物。个人学习环境首先解决了知识的归属性问题,同时将非正式学习以常态形式纳入个人发展的范畴,特别是在Web2.0提供的良好的个性化和互动服务支持下,基于Web2.0的PLE模式创设成为当前学习环境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视角。

一、Web2.0与个人知识的成长

在Web2.0出现之前的互联网已经实现了远程同步和异步教学等诸多学习方式的革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前的网络资源还仅仅是一个“只读”的技术范畴。

Web2.0 是 以 Flickr,del.ic.ious,MySpace,Linked In,BaseCamp,YouTubes等网站为代表, 以 Blog 、Tag、SNS、Rss、Wiki等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割、社会网络、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的新一代模式。Web2.0的出现,一个读、写互动的网络时代开始了,在Web2.0的环境下创造学习内容将和传统的消费学习内容一样变得轻而易举。

由Web1.0的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紧密、工具性更强的Web2.0模式发展,而且这一变化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新趋势。这是一次从“人—机”模式到“人—人”模式的转变。如下所示,表3-2简要展示了Webl.O与Web2.0的区别。

表1 web1.0与web2.0的区别

Web 2.0是代指所有用户体验型的网络服务,这句话有2个重点,用户体验型和网络服务。网络服务不是指技术上常说的Web Services,而是泛指一切在互联网上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应用。注重用户体验是Web 2.0被经常提起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仅是因为用户可以来参与,更多地是因为互联网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Web2.0的基本构成如图所示。

图1

个人学习环境的创设着眼于学习者个体。Web2.0特别重视个性化用户,而不是笼统的用户概念。在Web2.0时代,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很多变化,Blog、Rss和Wiki是三项重要内容,他们是网络知识应用的消费者,同时也成为网络知识的贡献者。

Web2.0强调知识需求的个性化。信息的发布不再是从速度和数量上来堆积,而是通过Tag和Rss对内容进行筛选和分类,最终使用户得到最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用户的体验和感觉成为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Web2.0注重知识交流的双向性。由于网络是可读写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源也可以随时更新信息,这是一种真正的双向交流模式。

基于Web2.0的知识形式将会更加细分。如Tag用于共享书签、p2p用于分享电影、Blog用于文字共享、Wiki用于思想交流和观点共享等,另外还有图片共享、音乐共享等符合Web2.0标准的信息服务细分的类型。

正是充分考虑学习者个体的因素,Web2.0提供给用户一个用于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强调开源、参与、个人价值和合作。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采取与用户互动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内容是由用户产生、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互联网创造的过程中的时候,基于web2.0的个人学习环境也就逐渐形成,从而促进个人知识的成长。

二、个人学习环境中的个人知识成长

如此之多的Web2.0技术可以服务于个人知识的成长,是不是每个学习者只要在Web2.0环境下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完成个人知识的成长呢?

实际上Web2.0的这些技术从根本上是去中心化的,没有物主身份,它只完成了个人知识成长的元技术。为了完成Web2.0环境下学习的物主身份化,即个性化。我们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统筹这些Web2.0的技术与服务。一般而言,知识是人类经验、智慧和方法的积累,它在表面上是凝固的或静态的。但知识一旦由活生生的个体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索,它便被激活、催化,具有新的生命与含义。在学习过程中,PLE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些符号化知识进行“情境的还原”,使他们在学习者头脑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引导学习者去“体验”、“理解”、“移情”、“对话”、“反思”,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只有经过学习者“内在体验”的知识才是真正个人化的东西,学习者所具有的个人知识和经验的价值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得以提升,从而使学习者个体生命不断丰富与发展。

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个人知识的成长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知识不断转化为学习者个体独特的知识;另一方面,个体生命中内在的潜质不断得以实现,不断实现个体生命的创造,实现个体对公共知识的创造。

个人学习环境在面向个人知识生成中的作用相应地也就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公共知识体系中选择相应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其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习者内化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将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与实践中所产生的经验、感受与体验等,借助于一定的叙述方式表达出来,以与他人共享,甚至对于某些方面的个人知识可以在相互交流沟通中达成共识,转化为公共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

这两个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四个转化过程来实现:

(1)综合——显性知识转化为更为复杂的显性知识

这是一种将显性知识转化为更为复杂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将公共知识系统化的个人化的过程。联合化阶段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聚合知识内容;其次,进行排序分类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第三,将所学习的显性知识进行加工,重新划分知识单元,从而在个人头脑之中系统化、联合化,变成个人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

(2)内化——显性知识的缄默化

显性知识的内化依赖两个条件:一是具体化到行动和实践中,使显性知识逐渐变得内在化;二是通过做的过程体现显性知识,从而实现其内在化。

(3)社会化——共享缄默知识

社会化强调缄默知识的共享通过共同的活动来进行。

(4)外化——缄默知识的显性化

个人的缄默知识的显性化,需要个体积极地以一种有效的方式进行表达。隐喻、类比和模型是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有效手段。

三、web2.0与社会关系网络

Web2.0时代的一个标志性服务就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SNS,其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Social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这就是所谓的“熟人的熟人”的网络联系结构。

SNS是一个采用分布式技术,通俗地说是采用P2P技术构建的下一代基于个人的网络基础软件。SNS通过分布式软件编程,将现在分散在每个人的设备上的CPU、硬盘、带宽进行统筹安排,并赋予这些相对服务器来说很渺小的设备更强大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计算速度、通信速度、存储空间。

现在许多Web2.0网站都属于SNS网站,如网络聊天(IM)、交友、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等。SNS服务的核心在于好友之间的交流和反馈,用户可以在里面结交新的朋友,打造一个虚拟社区。打造这样的社区平台,可以有效地提升用户粘性,并让用户逐步沉迷于这样的社区。SNS最大的价值在于用户群,用户越多,这个平台就越有价值。如果用户喜欢这个平台,还有可能会通过各种方法邀请更多的新用户加入,形成SNS发展的一种滚雪球式的循环。

国内目前的SNS服务网站非常多,除了门户的SNS和行业类SNS外,专门的SNS网站竞争也非常激烈,其中较为成功的是开心网、聚友网、51、校内网等。当前SNS在中国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强化好友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且通过游戏的方式娱乐和放松用户,以“玩”的形式来增强用户之间的粘度,使得写作和更新都变得非常轻松。游戏娱乐似乎成了SNS的主要价值。

我们之所以要在PLE中融入SNS实际上也就是要将SNS用户粘度高、写作与更新轻松愉快等Web2.0积极元素纳入到个人学习环境的创设中。通过这些一方面可以强化个人学习环境中的社会性,促进潜在联结向弱联结,弱联结向强联结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将一些基于项目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形式用一种快乐的方式重组,提高个人知识社会化过程和公共知识内化的效用。

四、个人学习环境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个人学习环境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关系网络。它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关系网络里有一个核心情境——学习,这不同于当前单纯的以游戏和娱乐为目的的SNS网站。学习网络和社会网络、社会内容网络类似,它们的本质就一组联系人和资源的服务。本文对它的界定不认为它是一个团体,而是认为它是创造或形成团体的许多服务的组合或者基础组织。一个实践团体拥有一个凝聚它的中心力量,它的重心在于实践。学习网络通过重叠的成员关系支持多个中心。如下图(图2)所示:

图2 多重角色重叠的学习网络

在学习网络中,认知活动发生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网络特性的制约和影响。

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获取。在一个PLE内部,各行为主体(组织成员)因各种原因频繁接触,其组成的关联网络是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作为群体之间的联结,弱联结可以跨越不同的信息源,起到沟通和连接网络中异质群体的桥梁作用。弱联结的存在降低了获取知识的难度和成本,使人们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于核心任务。

个体获取知识的活动受到对他人技能的识别、路径的长度和潜在成本的影响。在个人与他可接触到的一系列联系人所组成的社会网络中,行为主体首先要知道谁拥有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并对其掌握程度有一个主观评估,才能开始向潜在的目标搜寻、索取所需要的知识。个体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个体对资源的获取能力及其对其他个体的影响。对于PLE整体而言,弱联结带来的新知识有利于学习者迅速掌握新技术,获得更多学习机会,拓展合作关系,从而促进个人发展。

较强的社会联结、信任关系和具有相同的价值和规范时,组织间的知识传递会更有效率。强联结能够有效促进技能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PLE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松散的结构,但是作为一个组织体系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强联结。

近年来实践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CoPs)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在组织学习和知识共享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引起知识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实践社群指一群人基于共同的兴趣和主题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分享实践经验,寻求新方法。实践社群是由频繁联络或亲密接触的人群组成的,这些人互相了解,社群中布满强联结。在实践社群开展的各项讨论、交流等活动中,人们把从不同渠道所获得的事实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将事实知识有效地内化为个人的经验和技能。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常常有基于问题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情境,这些情境我们都可以视为是一种微实践社群,在这些情境中强联结的效率优势也非常明显且意义重大。

五、个人学习环境创设现实性反思

(1)顺从策略的被动效应

本文研究中,我们确立了以需求为驱动的设计原则,这个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然而这个需求本身是否合理,学习者的需求是否会导致学习的盲目性,这是本研究的一个盲区,特别是在非正式学习的环境下,学习者们会出现一种与“学习者为中心”的根本性背离需求——顺从策略。有研究证明:在基于互联网的和超媒体的环境中,学生们几乎都是倾向于采用外部提供的问题,以在系统中浏览,并为结果开放的问题寻找“答案”(Oliver,1999)。与其说这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还不如说是用传统的策略来解决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任务。因为他们只是关注问题是否是考试的内容以及这个的所谓的(唯一)正确答案,这样一来任务就被简化为寻找能够从中发现答案的某一页面或某个网上的来源。

顺从策略问题的解决,就不仅仅是简单地设计PLE的问题了,这需要一个社会对于教育的理解的进步,比如教育制度的建立,社会教育观念的改变。

(2)复杂离线环境的兼容性

学习发生在哪里?本文中,我们假定了这么一个情形,那就是在线情况下的学习环境构建。实际上在PLE的研究中,已经有部分研究开始把视野指向离线环境。相对于在线情况下的网络学习而言,离线学习环境将会变得更为复杂。人际对话、社会圈子、角色的扮演,当学习者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时,这些在网络上的模块以及应对策略在现实中必然受到挑战,甚至根本不适用。而在离线状态下,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比如手机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或者书本学习整合,这些内容又将如何与在线环境联系在一起呢?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把手机或其他移动通讯设备与我们的网络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有效连接,实际上本研究中对于手机支持的研究并未涉及,而且这在3G手机刚刚蹒跚起步的中国来说,技术实现和解决学习消费等问题上也是一道有待跨越的坎!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清楚任何固化PLE的行为都将是徒劳和不切实际的,本研究也只是从个人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络的视野中来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LE创设作一个方向性的界定。正如庄秀丽老师在其博客中说称,PLE更多情况下应该是一种理念而非一个实物。作为一种理念的PLE它是以学习者自控为中心的环境,它应该超越Web2.0存在,甚至超越互联网存在,超越非正式或正式的学习,因为有学习的地方就应该是PLE的范围所及。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就是要考虑到更多的学习空间,更多地引入PLE的相关理念,将PLE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1]曾登高.Web2.0——用户体验型的网络服务[EB/OL].http://blog.csdn.net/zdg/archive/2005/07/10/419448.aspx,2005-7-10

[2]胡焱彬.基于Web2.0的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3]Scott Wilson.Patterns of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08,16(1):17-34

[4] 庄秀丽.Web2.0教育应用 [J].信息技术教育,2006,(4):10-12

G724.82

A

1008-3537(2012)01-0046-04

2012-01-25

叶赛楠,女,江西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

洪 伟,男,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教务管理。

刘石玉

校 对:里 仁

猜你喜欢

学习者个体创设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