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结构对国民福利的影响——基于协整方法与VEC模型实证分析
2012-01-12包艳龙赵景兰
包艳龙,赵景兰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以投资拉动为主,并且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尤其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为了应对经济放缓的趋势,中国宣布了一项规模超过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计划,主要以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生态环境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及铁路、公路、机场和码头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可以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沿袭了20世纪3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纳的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政府支出成为一国经济增长与增加国民福利的重要手段,所以提高生产率的基础建设投资和公共消费投资在财政政策中是关注的焦点。
本文研究政府支出结构对国民福利的影响,并将政府支出分为基础建设性支出及消费性支出(本文没有研究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及不能直接给国民带来效用的投资,如:国防开支、政府内部开支等)。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如教育、医疗、保险等,这些可以直接给国民带来福利与效用,政府的基础建设性投资,如桥梁、公路、机场等,这些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因此政府必须在提高生产率的基础建设性投资和直接增加国民福利的消费性投资间做出权衡和选择。
一、政府支出结构对国民福利影响的相关理论
Barro(1990)用税融资内生增长模型,基于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角度,研究了最优税率问题。[1]Turnovsky and Fisher(1995)基于古典经济模型研究了政府支出结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Devarajan、Swoop and Zuo(1996)利用43个发展中国家1970至1990年的数据检验了各级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央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对人均真实GDP的五年移动平均增长率具有正面影响,经常性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也具有显著的增长效应。[3]
郭庆旺等把国家财政支出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他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及经验分析得出财政支出总水平、财政生产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以及财政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郭庆旺,2003);[4]庞瑞芝,张志超建立了一个一般性的经济增长模型,提出了最优财政支出的建议:政府的教育支出与人力资本支出应该确定最优的受益对象;[5]纪江明等研究了政府居民福利投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政府福利投入对居民自发消费有显著正的影响(纪江明,2010)。[6]姚明霞对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从福利角度进行评价,得出政府支出对居民福利影响较大,但滞后期较长的结论。[7]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角度进行研究。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方面主要以缩减非生产性支出、增加生产性支出角度来进行研究,而从福利角度研究政府财政支出的文献却非常少,从提高生产率的基础建设性支出与直接提高福利的消费性支出对国民福利影响的角度来研究还没有。
二、财政支出结构与国民福利的动态相关性:实证分析与检验
1.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说明。本文共涉及人均福利(w)、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人均居民消费(pc)、人均财政消费性支出(ge)、人均财政生产性支出(pe)、人均出口进口差额(ei)、失业率(jr)、年终汇率(e)、一年期短期贷款利率(i)九个变量。其中,财政生产性支出包括财政教育支出、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和财政科学研究开发支出,分别把它们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和科学研究开发投资三个方面。其中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教育基建投资、各部门事业费用中用于教育的支出、城市教育费附加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用于教育的支出、农村教育附加支出,财政用于科学研究开发支出包括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其他科研事业费;[8]财政消费性支出包括卫生事业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政策性补贴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
本文中所涉及数据均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数据整理而得,时间跨度为1978年-2009年。其中人均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私人消费、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生产性支出、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均利用GDP平减指数统一转换为1978年价格。
2.福利水平测量。在西方经济学中针对福利给出了有关诠释福利的函数,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福利的测度公式。在本文中采取阿玛蒂亚.森(1998)提出的福利计算指标:
其中,wt为t时期福利,rt为t时期的人均收入,Gt为t时期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t)评价一地区的平复差距,基尼系数越大,贫富差距越大,基尼系数越小,贫富差距越小。因此,式中(1-Gt)代表了社会的公平情况,则(1-Gt)与人均收入(rt)的乘积可以代表社会成员所拥有的均等的经济资源,即本文中的福利水平或人均福利(wt)。
3.实证分析。(1)应用 Eviews工具,采用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得出,人均福利(w)、人均gdp(pg)、人均财政消费性支出(ge)、人均财政生产性支出(pe)、人均居民消费(pc)、失业率(jr)六个时间序列均为二阶单整序列,人均出口进口差额(ei)、汇率(e)、利率(i)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对人均福利(w)与人均gdp(pg)、人均财政消费性支出(ge)、人均财政生产性支出(pe)、人均居民消费(pc)、失业率(jr)时间序列之间进行协整检验。
以福利(w)为因变量,人均财政消费性支出(ge)、人均财政生产性支出(pe)、人均gdp(pg)、人均居民消费(pc)、失业率(jr)为自变量,建立var模型,测定滞后阶数为7,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如表1:
表1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迹检验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有一个协整关系,最大特征根检验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没有协整关系,所以认为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
(2)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由于时间序列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并且符合协整关系检验,因此,满足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前提,估计结果如下:
1)协整方程为:
2)VEC模型系数估计如表2:
表2 VEC模型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可决系数以及调整的可决系数均较大,拟合优度较好,AIC和SC都较小,因此VEC模型整体效果较好。[9]161-172
三、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从人均福利(w)、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人均居民消费(pc)、人均财政消费性支出(ge)、人均财政生产性支出(pe)、人均出口进口差额(ei)、失业率(jr)、年终汇率(e)、年终一年期短期贷款利率(i)九个变量中找出其中存在的协整关系,通过建立协整模型,考察时间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检验所得的协整方程来看,人均财政消费性支出(ge)一单位变化,可引起人均福利(w)2.45单位的变化,人均财政生产性支出(pe)一单位的变化,可引起人均福利(w)9.24单位的变化,因此从长期来看,要提高人均福利,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要提高财政生产性支出的比例。而在短期,变量可能偏离其长期的均衡状态,但会逐步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为了反映其间短期偏离的修正机制,之后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短期内人均财政消费性支出与人均财政生产性支出对人均福利的影响,时大时小,甚至有时会是反向作用,但一般在下一期会对本期的增长做出迅速调整,从而修正此偏离,符合长期规律。
为此,以提高人均福利为目的,对财政支持结构方面,需要进行一些优化调整,尤其是提高生产支出的比例。因此从三方面着手具体建议如下:
1.财政支出管理。
(1)划清职责,明确责任,提高使用效益。明确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责任,划分各部门应该归属的责任与权限。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责任与权限来管理相关事务,确保财政支出管理规范、安全、有效、公平、科学,确保财政支出顺利到位。
(2)使财政支出公开透明,加强监督机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细化预算支出项目,对支出项目理发,便于审计与检查对财政支出监督,防止滥用职权,经济腐败现象发生。
2.财政政策制定方面要注意,保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主要在于以往财政支出工程的续建和收尾工作,比如,基本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尽量避免财政投入沉淀成本,加大投入产出效率。
3.实施重点倾斜政策,加大财政生产性支出比例。财政生产性支出包括财政教育支出、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和财政科学研究开发支出三个方面,因此从三方面着手具体建议如下:
(1)财政教育支出方面,教育具有消费的排他性、一定竞争性、拥挤性和正外部性等特性,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既是消费也是投资。由于是准公共产品,不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供给,需要政府财政的介入。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在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也在迅速上升,但是从供需角度上来看,我国财政在教育方面投入的总量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因此,首先要加大教育方面总的投入力度。其次从公平的角度来讲,富裕家庭的子女在教育支出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此方面的财政投入也处于领先的地位,因此要着重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山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教育方面的补贴,尤其是对特困大学生的补助。第三,尽量缩小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三级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差距,加大部分地区、部分家庭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力度,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尤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投入。
(2)财政基本建设支出方面,财政在基本建设支出方面既与整个财政支出总额有关又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需求有关,虽然近年我国对公路、铁路、环境、生态水利、城区棚户区改造、廉租房、保障性住房、教学设施建设以及农副产品支持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规模持续加大,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在支出结构方面,要加大对工业、流通、科学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对用于农业和流通业的基本建设投入明显偏低,应予加强;加大财政支出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投入比例,逐渐改变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财政科学研究开发支出方面,科技的投资存在滞后性,而且滞后期不确定,但是科技作为一个特殊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极大的作用。我国科学研究支持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科研支出总体严重不足,人均的投资更低,相应的,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也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首先,加大对科技支持力度,提高学校研究增长幅度,尤其是加大高校科研方面的支持投入;第二,区分不同性质的科研支出,建立不同的科研支出效益管理体系,对重大项目可以进行招标,严格管理预算、核算、资金使用及决算整个过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可以采用拍卖、招标等方式转让知识产权,使科技人员能够充分分享到科研成果。
[1] Barro R J.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
[2] Turnovsky S J,Fisher W H.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1995(19).
[3] Devarajan S,Swaroop V,Zou Heng-fu.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6(37).
[4] 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
[5] 庞瑞芝,张志超.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3).
[6] 纪江明.公共福利投入公平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5).
[7] 姚明霞.中国政府财政支出的福利评价[J].财政研究,2009(11).
[8] 赵志耘,吕冰洋.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11).
[9]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