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东方幻境 设计师表达的中国元素
2012-01-12黎黎
黎 黎时尚评论员
西方世界对于东方的迷恋由来已久,神秘、遥远、精致都是令人向往的。18世纪风靡一时的洛可可艺术的繁盛就可见一斑。以中国线条柔和舒展的明式家具传入欧洲为契机,曾经占据欧洲艺术领域江山的希腊、罗马式风格面对挑战。在审美上,对于女性纤细优雅的向往则助长了这股风潮的蔓延。中国家具、瓷器等繁复华丽到极致的艺术风格恰好满足了这种欲望。静雅流畅、华美极致的中国风情嫁接到欧洲庞大严谨的艺术体系之下,中国的艺术被广泛宣扬。大量充斥着东方风情的花鸟鱼虫画作和精美的中国瓷器,都成为当时欧洲宫廷热捧的艺术形式,这其中尤其以法国为最。以中国为概念的泛东亚美学理念开始在西方落地。绵延到今日,尽管潮流更替流转,东方情结也一直是很多设计师热衷的灵感来源。
近几年,随着经济起飞,中国消费力达到空前,众多本来专注西方市场的顶级品牌开始转换市场营销策略。中国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能被中国消费市场认可,也就以为着品牌形象的超广范围推广,以及更重要的经济效益提升。于是,各品牌再次抓住中国元素这个最亲切的方法让设计向东方靠拢,以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同。中国经济每前进一步,中国元素都会在秀场上有所展露。中国元素的风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近几季品牌趋势的脉络。
在西方文化研究学界,"上海"一直是讨论东方的最热门话题之一。上海,代表着西方对东方的绮丽遐想,又有着老克腊曾经旧时风华的怀想。上海的无尽风流让很多设计师与东方有关的设计中都不可避免地被提及。2009年底,Karl Lagerfeld带着以"Paris-Shanghai"为名的Chanel 2010早秋高级手工坊系列在黄浦江畔开秀。虽然品牌创始人Coco Chanel和现任设计师Karl从没到过上海,但用遥想和元素拼贴的梦境为灵感,让这次带着浓郁特色的设计依旧动人。当年的秀取自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帝王画像、漆器、满清旗袍的细节,让Chanel呈现出更加爱华美的风貌。作为装饰的傣族斗笠也成了这场秀的造型之一,甚至汉字也出现在了衣服和手袋上。Chanel太阳镜上,我们也看见了有来自青铜器的灵感展现在手工拼缀的钉珠装饰等细节。总之就是香鬓倩影,妩媚生姿,Karl Lagerfeld描述的上海满是浮华胜景。
与国人设计师在表现中国元素时不同,西方设计是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合中国元素来设计,而我们的设计是则是用固有形象的再创作。我们从来只是在中国元素围绕的框架之下感知,被局限的思维自然没有想象力。并非围着龙凤就叫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更多的是一种气质,一种融入到设计中的感觉,发扬光大需要多重视角去探索。在上世纪70年代的巴黎,东方热潮曾一度风行。以此为契机,Marc Jacobs完成了由Louis Vuitton作载体的东方梦幻之旅。整个系列仅仅只是通过立领、滚边、盘扣、阔袖等元素,就把意象传达出来。经典的Monogram花纹被处理成蕾丝做成或黑或金的改良高开叉旗袍、扇面,奢华张扬却毫无颓靡之气。
设计师手中的设计诠释的是想象中的氤氲幻境,也是西方世界魂牵梦萦的东方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