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娱乐化”现象的隐忧
2012-01-10娄小明
娄小明
某校教师作为市区代表,参加省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要说入选的原因,是因为该教师有一项其他体育教师少有的才艺——古琴。听到这个消息笔者不禁好奇,这是体育课堂教学必备的技能吗?何以如此吃香?为何领导要举办这样的比赛?不久之后,比赛的报道就见诸新闻了,只见各个体育教师展示了十八般武艺,吹拉弹唱好不热闹,不知情者还以为举办什么文娱晚会,或者进入了“星光大道”的比赛现场。文字这样描写:这次活动展现了我省体育教师的多才多艺,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崭新素质。笔者明白了,这又是某些领导的好大喜功和别出心裁,不知这样的比赛是娱乐了不知情的社会大众,还是被这种官本位的思想娱乐了一把。
某地教育局在教师节期间要举办一个“年度教育人物”颁奖会,根据教育网站的投票情况选拔人选。顿时各下属教育机关忙开了:要求全市学生到微机教室集体投票,为达到“利己不利人”的效果,不能对其他票数高的选手投票。票数不够发动家长及亲友,如果还不够,只能借助某些电脑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进行刷票。笔者发现,某些“人物”前一晚票数还只是千位数,第二天早上就已经是十余万了,这样的变化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充满了戏剧性和偶然色彩,结局带有开放性和神秘感。笔者感叹,不知这些当选的“教育人物”是娱乐了当地领导,还是被当地领导娱乐了一把。
某校发起爱心助学行动,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贫困学生进行捐助,并且在校园网发布了活动的报道。在一张照片上,这些捐助者笑容满面,热情异常,有的还俯下身子去抚摸孩子的脑袋。可是孩子的表现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脑袋挂到了胸前,瑟缩着躲进人群背后,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甚至还有些冷漠和厌烦。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并不陌生,这些贫困孩子也有尊严,也要面对班级舆论的压力,更要忍受着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因此笔者的建议是最好不举行仪式,不要拍照。可是我们某些学校偏偏要让孩子举起奖品,还要立此存照……偏偏要让孩子的不幸曝光,自己的义举放大,不知这样的捐助还能冠以“爱心”的美名吗?笔者遗憾,这样的活动是娱乐了一颗感恩的心,还是被一丝虚荣娱乐了一把。
某地电视台对该地获得科技类“市长奖”的孩子进行访谈,当问及孩子为何设计“活动书架”时,这个孩子说是看到当地流动书摊在向小朋友卖书时,收展很不方便,于是利用折叠原理设计制作了这个书架。可是这所学校处于交通要道,平时根本没有任何小摊小贩。笔者询问了该校校长,了解到“市长奖”大部分作品都是教师亲手制作,借助孩子们的名义参赛获奖的,“这种现象其实大家都知道,只不过是演戏罢了”。笔者看到孩子们那口若悬河的介绍,声情并茂的演讲,自信诚挚的表情时,不禁有些悲哀。平时教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说谎,事到临头还是为了这所谓的荣誉,背叛了自己的言行。这是我们在娱乐教育呢,还是被教育娱乐了一把。
某校接到上级文件,要求“反腐倡廉”工作从娃娃抓起,并且要把该项活动的开展经验向全市展示。于是该校教师纷纷组织了各项反腐教育。可是在现场展示时,学生的内容还是有些苍白,除了抄录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咏梅》,摘录某些名人的廉洁故事外,很少再有其他的表现形式。的确,老师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孩子们哪里懂得什么廉洁文化,再说自己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啊,所以这样的教育除了喊喊口号、说说理想外,显得有些苍白。甚至有的教师抱怨,应该学习廉洁文化的不学,不应该学习的偏要学!笔者也觉得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不知道这样的形式是在娱乐广大教师的智商,还是在娱乐上级部门领导的一片苦心?
……
怪不得某教授尖锐地指出,当前教育界存在着“教师追星族,校长口号族”的娱乐教育现象。的确,遍观我们教育界,原本“静静的校园”书声琅琅,曾几何时换上了一幅繁华的景象:校园门口电子屏幕播放着学校的办学成果,橱窗内点缀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图片,新名词连缀成的横幅迎风招展,全国各地的参观团摩肩接踵,各种专家讲学活动充斥校园,各种教学思想蔚为大观,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层出不穷……于是学校成名了,教师成名了,校长成名了……荣誉、鲜花、品牌、发布、纪念、推介……怪不得人们想到了“娱乐化”这个词。
其实教育本应该是快乐的,娱乐从词义上来看,含有快乐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说教育本该是娱乐的。孔子说得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在齐闻《韶》,三月而不知肉味……的确,那种教学之乐超过了美食美器,入之于心而悦之于志,并成为一种精神的操守和秉持。
然而当娱乐一经“娱乐化”以后,便生出了许多意味。教育的过程可以是娱乐的,但是不能娱乐化;教育的目标可以是娱乐的,但是不能娱乐化……教育一经“娱乐化“,往往会带上娱乐圈的一些流行病。
例如“跟风病”。比较典型的是,当我们政府一提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不过短短几年,全国各地就冒出了许许多多的“教育家”,有政府考核通过的教育家,也有某些团体命名的教育家,还有一些他人吹捧甚至自封的教育家。有的教育家是一些会上课的教师,有的教育家是一些能写文章的专家,有的教育家是一些善于作报告的名人……他们创立了一个个教育流派,命名一种种教育思想,甚至出版了文集,举行了研讨会,把一个个“新闻发布会”做大做足,用一面面“奖章奖状”扮美扮靓,以期获得足够的影响力。要知道,这是在短短几年间就形成的“教育家现象”,这实在是一种“火箭速度”。怪不得朱小蔓说,教育家不是人为的教育称号,而是要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逼不出教育家。
例如“肤浅病”。恰似某些电视剧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的口味,故意采用台湾腔、韩国调,甚至大量的翻拍和重拍,毫无意义的模仿和重复。表现在教育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在一些公开课表演课上,授课者妙语连珠,学生们神采飞扬,教学环节高潮迭起,台上台下互动热烈。当然不能少的是授课教师卖书卖光碟,讲构思讲创意;听课教师签名合影,互动交流;会议组织者旅游卖校服,发邀请函收会务费……真是各路诸侯一起出动,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留下了许多美谈佳话,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唯独没有留下深刻的内涵、创造的品质和独立的精神。
例如“戏说病”。表现在教育中,“戏说病”往往就是故意创造出许多没有思想的所谓“争鸣”。什么多学少教、先学后教、慢学快教等等,对教与学的多和少、先和后、快和慢、主和次等等分个一清二楚,定个明明白白。甚至有的学校规定,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不得超过多少时间。其实关于教与学的关系,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根据学法定教法。某些学校非要加上一个新名词,搞出一套新模式,附加一个新包装,甚至采用一种“宁可是错误的也要夺人眼球的方法”,来创造一些站不住脚的“卖点”。
例如“应景病”。某电视台宣传某校精致化管理成果,该校向社会各界宣布,教师不带手机进教室。以至于某些教师上课前要把手机关掉放在办公室里。其实这样的规定有些不通人情,笔者就常用手机来控制上课时间,一次因为家庭的紧急事故还在上课期间接听……谁没有个特殊原因,谁没有家长里短,只要能够用好手机,何必一定要关机进课堂呢。笔者认为,当我们在无限强调生本权利时,也要尊重师本权利。
在这些教育娱乐化现象背后,我们不难发现些许不良的苗头:一些管理者的好大喜功,一些校长教师的思想奴化,一些社会媒体的无端侵入,一些专家的学术失守,一些概念的繁复混乱。
当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迈上了新的平台,需要接受新的挑战。诚然,教育需要宣传,思想需要交流,功利需要考虑,娱乐应该顾及……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笔者认为教育态度应该是郑重,而不是亵玩;教育的行为应该是求真,而不是戏说;教育的时间应该是积淀,而不是急进;教育的结果应该在于本质,而不是表面;教育的结构应该是整体,而不是局部……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地推陈出新;才能不迷失于表象的光华陆离,紧扣教育的本质;才能有效地利用“娱乐媒体”,不是因噎废食;才能提升教育的境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需要自救于“娱乐化”的陷阱,回归于“真善美”的本质。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