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舟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特征与启迪
2012-01-10牛金梁
牛金梁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乡453007)
在当今中国画坛,张江舟的水墨人物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专业画家,他不仅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而且在绘画的理论研究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在《东窗夜课》一文中说道:“画家学者化的程度,一度成为核定一名画家品位高低的尺码。画家写论文,出文集已不是个别现象。显然,勤于读书、勤于思考是成就一名优秀艺术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1]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才促使他不仅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和实践,而且对西方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也很有见地。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艺术实践使他对中国水墨艺术在当下的发展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这些我们从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和论著中都能清晰地看到。
纵观他的艺术创作历程,我们看到他的艺术经历是不同寻常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他的水墨艺术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铿锵的足音——从传统中走来
图1 《磕长头·大转经》(纸本水墨,1997)
第一阶段以早期的水墨作品以20世纪90年代的《磕长头·大转经》(见图1)、《圣途》等为代表。这些作品以藏民题材为表现内容,作者凭籍自己扎实的造型功底,融叙事与抒情于一体,画面浓重的黑白灰节奏和浓郁的色彩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使画面呈现出神秘恢宏、大气磅礴的气象。正如评论家刘玮增在张江舟的艺术点评所说:“西藏高原这片土地上所蕴含着的原始强悍精神和自然生命力深深感召着画家的创作欲望。在这里,画家借助造化之力通向一种天人合一、恢弘博大的境界。”[2]画家用浑厚苍劲的笔墨描述了自己对积淀深厚的藏民精神的全新理解和诠释,表达了自己对那片遥远而神秘土地的深深向往和眷恋。这些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中国画展并被收入《中国现代人物画全集》第四卷,在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上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二、惚兮恍兮——灰色体系的探索
图2 《壬午记忆》局部(纸本水墨,2002)
第二阶段以1999—2003年的水墨创作为代表,作品主要有《99逆光》系列、《00状态》、《雕塑西部》、《女人屋》、《壬午记忆》(见图2)等。这一时期的作品相对于前一阶段来说是一次比较大的转折,集中体现在表现题材和艺术手法的转变,作品开始从藏民题材向都市题材转换,艺术风格开始走向朴素的“灰色体系”,这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要决定,也是作者挑战自我的开始。他是一个永不满足自我的人,他没有在已经拥有的成绩和荣誉面前驻足陶醉,而是对所从事和喜欢的绘画艺术给予了深深地思考。他在和《东方艺术》编辑进行的一次访谈中说:“都市题材的东西我很早就想画,我有一个很固执的观念,如果中国画完全是画一种闲情逸致、遣心逸性的东西,我感觉不甘心,我总感觉它应该承担一种责任,一种文化发展的责任。谈到责任,我总希望我的画能和当代文化有些关联,对当前社会问题应该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非常明确的价值判断。”[3]题材的变化直接带来的是艺术手法的变化,因为画家要找到新的合适的绘画语言来重新诠释新的话题,这不能不说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但他做了,也成功了。在这批作品中,他开始大量采取没骨和勾皴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模糊了人物形象的一些具体特征,同时结合西方绘画中光影的处理效果,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浑朴的雕塑感。墨色以灰墨为主,变化丰富而微妙,构图饱满且艺术形式新颖,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旨向。老子在《道德经》第21章中说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4]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老子“恍惚之象”的影子。范迪安先生在《感觉灰色—张江舟新作谈片》一文中也说到:“他在近年的作品中有意识地控制了画中的浓笔重墨,把水墨的色泽压在‘灰色系统’中,使画面呈现出一股具有高调性质和亚光感觉的气韵。”[1]12可以看出,这批作品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体现了他的新思考和新观念,是他对自己过去的一次超越和再创造。他在用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诠释着自己对现代都市中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理解,虽不全面却不失其生动。在对待传统笔墨与现代绘画题材的龃龉问题上,他强调:“当一种既定的笔墨范式不再具有鲜活的当代感受,不再具有准确传达当代人精神情感和生存理想的功能要求,而只能成为游离于当代体验之外的形式把玩之物,那么这种笔墨语言也就失去了传达意旨的本质功能。”“语言与题旨的统一是当代水墨画在语言探索上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也是所有艺术门类语言意义的共同终极追求。”[1]95从早期作品的节奏明快到此时的混沌模糊,这不单单是表现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作者思想意识的转变,它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而是作者长时间思考和艺术实践的自然发生,是一个艺术家不断完善自我、寻找自我的结果,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过:“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5]的确如此,画无定法,艺术语言的表现虽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更需要画家去创造性地使用和发挥。人们可以从张江舟身上看到了一名优秀画家所具有的良好品格和修养,那就是善思与创新,勤奋与执着。
三、平淡清和见天真——心境的静归
第三阶段从2004年开始,他接下来又连续创作了《宁夏印象》系列和《版纳印象》系列。作品笔法灵活,画风淡雅清新,使我心中感触颇多,收获颇多。他的作品于法度之中洋溢着一股洒脱,疏朗之外散发着一种清和,在当今中国人物画坛,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宁夏印象》系列作品可以看出,他的艺术面貌又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作品风格开始从混沌向清新转变,这是他艺术风格的再次转变,相对于第二阶段的变化,这一次来的不知不觉和顺乎自然,作品也流露出一种平淡清和、朴素雅致的气息。《宁夏印象》系列作品是他2004年参加“聚焦西部·宁夏行”采风团结束后创作的作品,这批作品一改过去复杂的构图和大量的墨色渲染,画面墨气清新,笔致简约,人物形象从混沌重新转向清晰,但他这一次的清晰已不同于第一阶段。作品非常注意虚实关系特别是轮廓线虚实的处理,同时将“运笔即运墨”的全新理念注入到自己的艺术实践当中,将中国画关于笔墨的理解和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2005年又创作了以西双版纳民族风情为内容的“版纳”系列作品,代表作品有《暖风》、《清晖》等。这批作品在风格上和“宁夏印象”系列作品基本一样,画面给人以清新怡人的感觉,笔墨运用较之以前也更加灵活多变,率性老辣,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笔墨的全新理解和高超的驾驭能力。2006年他继《暖风》、《清晖》之后又创作了《婉风》、《素月》、《轻幔》(见图3)等版纳题材作品,画面的整体面貌仍然控制在亚灰色的基调之中,流露出一种平淡冲和之美。他喜欢在作品上钤上“大美无言”的印章,这也许是他最近寻找到的最符合他审美追求的一种表达形式。这一年他又创作了大量以藏民题材为主的水墨小品作品,这是他2002年赴甘南玛曲藏区采风所得的资料,相比于早期的藏民题材作品,现在的画风更加成熟稳健和耐人寻味。同年他主持的创作项目《忠诚—抗日救亡运动》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07—2008年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致力于此作的创作,同时备战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09年两幅创作完成,分别为《热血12·9—北平学生运动》和《高地》,作品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先后展出。《热血12·9—北平学生运动》高297厘米宽548厘米,尺幅巨大,构图饱满,视觉冲击力极强,画面内容表现的是1937年12月9日发生在北平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从作品的艺术表现上来讲,笔墨奔放而且酣畅淋漓,集中体现了他近些年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是他的一幅重要代表作品。《高地》寄托了他对当年边防军旅生涯的回忆和牺牲战友的追忆,画面的精神含量已远远超出了画面直观表达的表层信息,是他内心深处的倾诉和表白。
图3 《轻幔》(纸本水墨,2006)
四、张江舟水墨人物画的当代启迪
在中国水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朴素”一直是水墨画的重要审美标准,其根源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庄禅哲学。庄子说过:“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6]观张江舟最近几年的水墨人物作品,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作品从整体面貌上都在追求一种朴素的单纯之美,特别是自《99逆光》系列创作以来,他一直把水墨的“朴素之美”和“雅致之美”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在灰墨中寻找微妙的墨色变化,以此实现作品形式美到意境美的跨越。同时,他积极从西方艺术理论和实践中寻找适合中国水墨画发展的艺术元素和因子,进行艺术开拓与创新,他把这种积极的探索称为“新水墨”,是“当代中国画创作中最为活跃、最具探索精神的一种创作形态。”[7]他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艺术创作践行着自己的艺术思考和探索,给我们展示了中国水墨艺术不同的形式美和意境美。他给我们最重要的启迪之一是:作为一个国画家应如何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如何从西方绘画艺术和其他民族艺术中学习新的方法和理论,创作出具有全新视觉审美的水墨作品,如何成功地解决当代中国水墨画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他给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启迪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物画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关注当代社会民生,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变化,不断地用全新的艺术语言去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建构当地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崭新形态,实现水墨艺术的本体价值和艺术家的艺术人生价值。衷心希望他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好,创作出优秀的、有助于时代和画坛进步的好作品以示后人。
[1] 张江舟.当代中国画家研究丛书—张江舟[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113.
[2] 贾德江.中国现代人物画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60.
[3] 张江舟.我希望我的画能与当代文化有些关联[J].东方艺术,2004,(4):54.
[4]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52.
[5]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47.
[6] 傅佩荣.解读庄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170.
[7] 张江舟.思与境偕[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