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
2012-01-09宋敏丽
宋敏丽
(太原师范学院 生物系,山西 太原 030031)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
宋敏丽
(太原师范学院 生物系,山西 太原 030031)
蕨类植物是观赏植物中的一个重要观叶类群,素有“无花之美”的声誉.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观赏蕨类植物资源丰富.经过调查研究,初步统计该保护区有观赏蕨类植物35种,隶属于12科19属.并着重介绍了该保护区主要观赏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用途.
历山;植物资源;蕨类植物;观赏价值
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而又不开花的一个类群,约占世界植物总数的1/5.虽然没有鲜艳的花和果,但是多数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素有“无花之美”的声誉[1].古藉《群芳谱》记载,翠云草曾在唐代就被在宫廷观赏,它的叶姿、叶色以及叶色的变幻给予人以美的享受[2].当今,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中,观赏蕨类植物已成为观叶植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盆栽观赏蕨类植物的年销售量已超过5 000万盆,在其庭院、公园和宾馆都随处可见.美国佛罗里达州每年举办一次“赏蕨节”;在新西兰,银蕨被选定为国花(树)[3].我国虽是世界上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观赏蕨类植物一直没引起广泛关注[4].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加,我国在大力发展花卉业的同时,已开始重视对观赏蕨类植物的开发.历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较丰富的蕨类资源.目前有关历山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报道的很少,本文就该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和报道,以期为该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合理开发提供相关依据.
1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历山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暖温带森林植被为主.该保护区地处中条山东段,位于山西翼城、垣曲、阳城、沁水4县的交界处,东经111°51′10″~112°31′35″,北纬35°16′30″~35°27′20″,面积24 800 hm2,主峰舜王坪海拔2 358 m;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2℃~14℃,无霜期180~200 d,年降雨量600~800 mm,且集中在7、8两个月;该区系石质山地,成土母质以结晶岩、变质岩和石灰岩为主,土壤类型自低往高垂直带谱为山地草甸土、棕色森林土、山地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主峰以北的山地,地质年代较晚,多为寒武-奥陶纪的厚层石灰岩和石碳—二迭纪的砂岩和煤层[5].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暖温、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比较适宜于蕨类植物的生长.
2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观赏蕨类植物资源
2.1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特征
根据秦仁昌教授(1978年)的系统[6]和《山西植物志》(第一卷)[7],分析、整理了近年来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历山保护区植物野外实习采集到的蕨类植物标本,并结合该保护区原有的蕨类植物资料和山西省造林局张军提供的历山蕨类植物资料,初步统计历山保护区有野生观赏蕨类植物12科19属35种(见表1).在历山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的12科中,单属科最多,有9个,共含属数占其观赏蕨类植物总属数的47.37%,共含种数占其观赏蕨类植物总种数的57.14%;其余3科分别有3~4属,共含属数占其观赏蕨类植物总属数的52.63%,共含种数占其观赏蕨类植物总种数的42.86%.在历山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的19属中,有1个相对优势属(种数5种),所含种数占其观赏蕨类植物总种数的14.29%;9个单种属,共含种数占其观赏蕨类植物总种数的25.71%;其余的属有2~3种,共含种数占其观赏蕨类植物总种数的60%.可见,历山观赏蕨类植物科、属都是小型的.历山观赏蕨类植物的种属分类及观赏用途[8-10],见表1.
历山观赏蕨类植物的生态型以石生和土生为主,分别占57.14%和40%;35种观赏蕨类中约有94.29%的分布在海拔1 000~2 000 m.
表1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资源
2.2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观赏蕨类植物的观赏用途
近年来,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他们审美水平的提升.传统的花卉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对花卉品种多样性的需求,大量观叶植物开始进入他们的视野,逐渐成为了花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观叶植物的蕨类植物,因其千姿百态的叶形、青翠碧绿的叶色、柔美精致的脉序、排列有序的孢子囊群以及优美别致的株型[8],逐渐成为园艺景观的一枝奇葩,是园林绿化、室内装饰、微型山石盆景和插花配叶等不可缺少的植物.
3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观赏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利用
历山观赏性蕨类植物不仅形态优美、格调清新;其观赏价值还体现在种类多样,每一种都有自己的风格,具有不同的观赏特点,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能满足人们不同的爱好需求.并且观赏蕨类植物耐荫、病虫害少、无性繁殖能力强、管理简易、观赏期长、价格也不高,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已经形成当今世界的观赏植物的一大潮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该保护区的观赏蕨类植物基本上还未被利用,大多数观赏蕨类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现将其主要观赏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利用进行介绍,希望能为园艺栽培、育种、园林绿化以及室内装饰等提供参考,以期更多的人能认识和体会到蕨类植物特有的观赏韵味,让观赏蕨类植物走进人们的生活.
卷柏:又称万年青、长生草、还魂草、九死还魂草等,生于干旱岩石.株高5~15 cm,主茎直立,顶端丛生莲座状小枝,小枝扇状分叉辐射斜展,姿态奇异.枝叶干时内卷如拳,潮湿时又能舒展如初,翠绿可人.用于假山、大型盆景栽培点缀,可以大大提高其观赏价值.若作盆栽观赏,生长更好,形如高山劲松.抗旱耐寒,粗放管理,以疏松透水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好.
问荆:又称笔头草、马草、土麻黄、接续草等,生于田边沟旁.株高15~50 cm,地上茎二型,早春萌发的黄褐色的孢子茎,肉质不分枝,宛如玉竹婷立;之后的营养茎轮状分枝,绿色袭人,可作为潮湿地的特异景观进行露地栽培,或作山坡水溪边配植植物,成片栽植生长的更佳;也可盆栽观赏,似一片松云碧海.喜潮湿而光线充足的环境,盆土以等量的素沙、壤土和腐叶土组成,要求水肥充足.
蕨:又称蕨菜、如意菜、龙头菜、狼箕、拳头蕨等,生于山地阳坡或林缘阳光充足之处.株高可达1 m,抗性极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长,有较强的自然增殖能力,能很快自成群落,用于绿化贫瘠荒地效果明显.蕨刚出土时呈拳卷状,故又称为拳菜;成片栽培蕨来点缀岩石园或林缘,别有情趣.室内盆栽,效果也佳.成叶也是优良的切花衬材.栽培粗放,但稍阴和中等湿度的土壤对其生长有利.
银粉背蕨:又称银丝草、退经草、岩飞草等,生于含石灰岩的山坡上或岩缝中.株高10~25 cm,叶簇生,叶片奇特,五角形、深裂,形似龟背;叶柄栗红色、有光泽,叶背被白粉,随风翻转,犹如碧波滚浪,可作假山及岩石材料,或配置山石盆景.作小型盆栽,置于案头,也很别致.喜光耐旱,忌盛夏烈日直射;喜疏松透水的钙质土,但中性土和微酸性土也能适应.
铁线蕨:又称铁丝草、铁线草、少女的发丝、水猪毛土等,生于溪边石灰岩上,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株高20~30 cm,茎叶秀丽多姿,叶柄紫黑色、油亮,细而坚硬如铁丝,故名铁线蕨;羽状复叶细裂,裂片斜扇形,翠绿可爱.其绿色薄质叶片搭配着乌黑光亮的叶柄,显得格外优雅漂逸.叶脉羽状分叉,株形小巧,极适宜作室内中小型盆栽或点缀山石盆景.叶也常作切花的配叶.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及疏松透水、肥沃的石灰质砂壤土;忌干燥及强光.
团羽铁线蕨:又称乌脚芒、猪毛七等,生于潮湿的石灰岩或墙缝中.株高10~20 cm,叶簇生;叶柄似细铁丝、亮栗色;叶一回羽状,羽片团扇形,薄纸质;叶脉明显.叶轴先端常延伸成鞭状,顶端着地能生根,产生新株.株形秀丽,姿态优美,其叶片自然下垂,团扇形的羽片翠绿轻薄,常成片生长.可作山石盆景点缀或盆栽观叶,盆栽置于书桌、几架、矮柜等之上,清秀迷人,陶冶情趣.叶也可作切花衬材.栽培时,忌强光,需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华北蹄盖蕨:生于阴湿处.株高60~80 cm,栽培条件下可达100 cm.叶簇生,叶柄长,三回羽状复叶,叶片宽大,纸质,绿色或带玫瑰紫色,密被成叶背面马蹄形的孢子囊群在夏秋间由白色变红褐色;羽片纤细,裂片较深,枝叶婆娑,摇曳多姿.株型丰满、叶先端微下垂,叶色青翠或叶轴玫瑰紫色,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于盆栽,可用于装点宾馆、饭店厅堂,或在林荫道边、建筑物侧面自然式丛植.适应性强,在半荫或全光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
耳羽岩蕨:又称蜈蚣草、羊齿兰等,生于林下石上或山谷石缝中.株高15~30 cm,植株细小,叶簇生,一回羽状,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叶柄顶部有斜关节,基部以上到叶轴密生长毛和小鳞片.叶片纸质,两面被长毛,羽片上侧有耳状突起,且羽片丛生性强,是假山盆景的良好配置材料,也适于点缀阴湿的岩石园,作小型盆栽置于几案,别有情趣.喜阴湿、中度光照环境,耐寒性强;土壤最好为弱碱性.
鞭叶耳蕨:又称华北耳蕨,生于林下石上或阴湿之处.株高12~23 cm,根状茎直立,叶簇生,一回羽状,长15~30cm,叶坚纸质,先端延长成鞭状而下垂,着地生根,形成新株,非常奇特.株形小,叶片密集丛生、排列整齐、先端下垂,适于室内盆栽,供壁挂或空悬;或栽种在院中蔽阴湿润的山石间及水边.成叶也是优良的切花衬材.喜阴湿,适应能力强.
贯众:又称贯节、黑狗脊等,生于林边、山谷和田边等处.株高30~50 cm,叶丛生,一回羽状,革质,羽片呈镰刀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细长密被褐色细毛.它粗犷中不失雅致,颇具粗中有细的风韵,常被栽培做庭园绿化,也被养花者作盆栽欣赏.叶面光亮,也可作插花衬叶.喜爱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忌阳光直射;耐寒也耐旱,适宜生长于疏松排水性好的钙质土壤之中.
有柄石韦:又称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茶匙等,生于石缝中.株高5~16 cm,叶远生、二型、厚革质,干后边缘多反卷;营养叶片与叶柄近等长,卵圆形至长卵形,叶面光滑油绿,叶背密被灰色绒毛;孢子叶短于叶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通常卷曲成圆筒状.适作小型盆栽喜阴观叶植物,种植栽种在院中蔽阴湿润的山石间及水边,是很好的岩石地被,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耐旱,但如给予中等水湿环境,则会生长得更加良好.
[1]曾宋君,邢福武.观赏蕨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吴兆洪.续谈我国观赏蕨类的发展[J].广西植物,1995,15(1):96-97
[3]吴兆洪.对我国发展观赏旅类的探讨[J].广西植物,1993,13(1):95
[4]欧阳婵娟,王 忠,罗燕燕,王瑞江.华南野生观赏蕨类植物[J].广东园林,2008,(5):48-51
[5]张建民.山西历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植物研究,2002,22(4):444-452
[6]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J].植物分类学报,1978,16(3):1-19
[7]山西植物志编委会.山西植物志(第一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8]曾汉元.我国的观赏蕨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生物学通报,2008,43(5):9-11
[9]石 雷.观赏蕨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0]吕洪飞,林 雁,陈 韬.浙江省观赏威类植物观赏特性的评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1):63-70
Ornamental Pteridophyte Resource in L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ong Minli
(Department of Biology,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31,China)
Pteridophyte,with the reputation of"the beauty without flowers",is an important foliage plant group of the ornamental plants.Li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as the favorabl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abundant ornamental pteridophytes.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35 species of pteridophytes were primarily identified and accounted,belonging to 19 genera and 12 families.And the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uses of the main ornamental pteridophytes in the nature reserve were introducted.
Lishan;resource;pteridophyte;ornamental value
张丽萍】
1672-2027(2012)01-0132-04
S682.35
A
2011-06-08
宋敏丽(1972-),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农业大学在读博士,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讲师,主要从事植物学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