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55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2012-01-06刘云涛
刘云涛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宜昌 443000)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胃张力低下、排空延迟、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多应用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红霉素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满意、疗程长、停药易复发。依帕司他是醛糖还原酶特异性抑制剂,通过阻断多元醇通路而发挥作用,可减轻糖尿病个体的氧化应激,并抑制蛋白非酶糖化,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但其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也有效。本研究主要观察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并浅析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7~65岁;病程5~17年。55例均符合1999年WHO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同时合并有早饱、腹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胃电图提示胃排空延迟。进食标准餐,以小钡条排空实验胃排空时间大于6 h为诊断胃轻瘫的标准[1-2]。胃镜、超声排除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1.2研究方法 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每日三餐前30 min服莫沙必利5 mg,连服2周;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片 50 mg口服,3次/天,连用2周。治疗期避免使用其他胃动力药物、红霉素、甲氧氯普胺,所有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并予调整血脂、血压等治疗。
1.3疗效判定 有效: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胃排空试验改善或正常;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胃排空试验无明显变化;复发:有效治疗1个月后胃轻瘫症状再次出现或者行胃排空试验较治疗结束时延长30 min者。观察改善症状所需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的缓解率和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改善症状所需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改善症状所需时间的比较:治疗组(8.36±2.74)d,对照组(10.69±3.0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缓解率比较:治疗组78.6%,对照组4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18.2%,对照组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改善症状所需时间的比较
表2 两组缓解率及复发率的比较(%)
3 讨 论
糖尿病胃轻瘫这一概念是在1958年首先提出的。据报道,糖尿病胃轻瘫发病率高达30%~50%,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自主神经病变。目前关于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仍不确切,主要认为与神经病变、血清胃肠激素异常、氧化应激、微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有关[3-4]。
莫沙必利为高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胃肠道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羟色胺受体,使之释放乙酰胆碱,使食道蠕动和食道括约肌张力增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改善食道清除功能,并增加胃和十二指肠收缩性与胃肠蠕动的协调性,促进胃十二指肠的排空。
依帕司他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阻断异常活跃的多元醇旁路从而阻止或减缓糖尿病神经病变。依帕司他可减轻糖尿病个体的氧化应激,并抑制蛋白非酶糖化。而氧化应激可致血管平滑肌的增殖、狭窄。已证实依帕司他可能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改善血管病变[5],使胃黏膜及神经系统微循环病变得到改善。研究表明依帕司他还能增加糖尿病大鼠胃黏膜血流,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依帕司他可减少山梨醇和果糖在神经组织的沉积,同时减轻氧化应激,从而改善神经传导,增加糖尿病胃电活动,促进胃肠动力,平衡交感、迷走神经失调,有效地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6-7]。有动物实验表明,依帕司他可纠正糖尿病大鼠的胃排空延迟,并抑制离子和水的转运,减少粪便中水的含量,提示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引起的胃排空延迟和胃轻瘫以及糖尿病腹泻有治疗作用[8]。同时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引起的便秘也有效,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药物。Okamoto等[9]研究了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胃轻瘫的影响,发现依帕司他治疗后胃轻瘫患者的胃电图参数得到改善,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不仅可增加胃肠动力,还可以从修复血管,抗氧化应激,增加胃血流量,改善神经病变、胃电活动,改善神经传导、平衡神经失调等多方面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1]刘云,孙岩,薛绮萍,等.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发病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290-293.
[2]邓尚平.临床糖尿病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0-295.
[3]王青青,张爱珍,徐端珩,等.2型糖尿病胃轻瘫与胃肠激素的相关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4):324-325.
[4]黄颖秋,王昕,李骢,等.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食管内pH值及食管动力变化的临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4):374-376.
[5]郑春华,周胜华,陈园,等.依帕司他对醛糖还原酶和核转录因子2κB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7,23(4):294-297.
[6]周琳,高方,薛耀明,等.依帕司他对糖尿病性胃轻瘫和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2):134-137.
[7]郑琪蓉,苏青.依帕司他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25(11):876-884.
[8]Tsukada H.Effects of an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 on stroenteropathy in streptozocindiabetic rat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3,62(2):69-77.
[9]Okamoto H,Nomura M,Nakaya Y,et al.Effects of epalrestat,an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on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gastroparesis[J].Intern Med,2003,42(8):65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