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急性期后壁心肌梗死表现为Ⅱ、Ⅲ、aVF等导联巨T波1例

2012-01-04轩雪玲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导联急性期振幅

轩雪玲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山东济宁 272000)

超急性期后壁心肌梗死表现为Ⅱ、Ⅲ、aVF等导联巨T波1例

轩雪玲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山东济宁 272000)

心肌梗死;心电图;后壁;巨T波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发作性胸痛6天,持续性胸痛伴大汗1 h入院,有高血压、支气管炎病史。体检:血压106/86 mmHg,心律不齐,心率平均50次/ min。表情痛苦,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临床诊断:心房纤颤,急性后壁心肌梗死,ST-T改变。

心电图(图1)示:各导联P波消失,以f波代替,R-R间期绝对不等,Ⅱ、Ⅲ、aVF、I、aVL、V4、V5、V6等导联见基底部增宽直立T波;V1,V2见基底部增宽T波直立,R波增高伴有ST段明显下移。

图1 患者急诊入院时的常规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心房纤颤,急性后壁心肌梗死,STT改变。

溶栓30 min心电图(图2)示心率101次/min,Ⅱ,Ⅲ,aVF,V1,V2,V3导联ST段下移0.1~0.9 mV,V5~V9上抬0.4~0.5 mV,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急性后壁心肌梗死,ST-T改变。

溶栓60 min心电图(图3)示:Ⅱ,Ⅲ,aVF,V1,V2,V3导联ST段下移0.1~0.4 mV,V7、V8、V9导联上抬0.05~0.1mV,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V7、V8、V9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

讨论一般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主要是心肌缺血及损伤图形,表现为T波高耸、振幅增大;ST段上斜性抬高,凹面向上,ST段变直,随后变直的ST段显著升高与直立的T波融合,显得T波更宽,并形成单向曲线,与其相对应的导联ST段压低[1]。该患者,由于就诊较急,当看到V1、V2导联增高的R波伴有ST段压低,提示后壁心肌梗死的可能,只是家属不同意加做后壁。Ⅱ、Ⅲ、aVF等导联T波基底部增宽,ST段没有变化,不能确定下壁是否心肌梗死。

凡T波振幅增高(大于10 mm)或以R波为主导联上T波电压大于同导联QRS电压和(或)T波时间增宽者谓之巨T波(giant T wave)。在超急性期,因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闭塞,导致相应心肌急性缺血性损伤,损伤部位与健康心肌间心肌复极离散度加大,损伤轻重的不同部位,其复极过程亦有先后差异,因此T波形态和振幅异常直接反映了心肌复极不一致,使心室内传导延缓或单向阻滞,导致室性心律失常[2]。

巨T波还常见于脑出血患者,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演变过程,诊断并无困难。本例超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Ⅱ、Ⅲ、aVF等导联巨T波,较为少见,应引起重视。

图2 患者溶栓治疗后30 min时的心电图

图3 患者溶栓后1 h时的心电图

[1]王红军,孔庆武,孙启波,等.临床心电图基础与应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09

[2]吴晔良,龚仁泰.临床心电学鉴别诊断[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9-112.

R541.4;R540.41

B

1008-0740(2012)02-0136-02

猜你喜欢

导联急性期振幅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沪市十大振幅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