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应用观察
2012-01-03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冯亚红于小勇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 冯亚红 张 姣 于小勇
高血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十分常见,约80%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前都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是透析人群中最常见的致死原因,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血液灌流(HP)是借助体外循环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或固定特异性配体的吸附剂装置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致病物质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2]。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难治性高血压病人38例,标准:透析时间在6个月以上,充分透析3个月,达到理想标准体重,联合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未控制在140/90mmHg的患者。38例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3~86岁,平均年龄48.5岁。
2 治疗方法 将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血压情况、基础病无显著差异。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5次/2周,4.5h/次,使用费森4008B透析机,透析器选用金宝8LR透析器,血流量200~280ml/min,透析液流速500ml/min,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总共透析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采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A130型一次性灌流器,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先灌流加透析2.5h,达到饱和后取下灌流器,继续透析2h,总透析时间4.5h,透析频率5次/2周,灌流1次/周,透析液成分,流速同对照组;总共治疗4周,随访3个月。联合血液灌流时血流量180ml/min,取下灌流器后血流量240~280ml/min。透析过程中,每小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首次透析后第2天晨起测血压,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了解血压及相关用药情况。
3 结 果 两组透析(灌流)中血压比较,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所有数据以(±s)表示,将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降压药物种类变化,治疗组3.35种,对照组5.46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加用血液灌流后血压较单纯血液透析下降显著(P<0.05),且相对平稳,血压控制较好,随访过程中血压及用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讨 论
高血压在透析患者中相当常见。Agarwal等报道86%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3],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发生有多种因素,机制也是非常复杂。目前研究认为,其可能的机制为:①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钠排泄能力减少,钠和容量负荷过重;②原发性血管病或由于疤痕引起区域性缺血活化了RAAS系统;③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④内皮细胞功能受损;⑤氧化旁路及氧化应激;⑥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⑦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⑧动脉血管钙化;⑨原来存在原发性高血压[4]。常规的血液透析仅能单纯清除小分子物质和体内过多的水分,而对于中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的清除则几乎没有。于RAAS系统激活致肾素(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分泌增加和内皮损伤所产生的内皮素(ET)等原因所引起的高血压,透析的作用微乎其微。HP目前多使用大孔径树脂灌流器,具有多孔、生物相容性好、吸附容量大、吸附率大的特点,HP主要对中分子物质,具有较强的非特异性的吸附作用[5],能通过相对特异性的吸附清除分子量>0.5kD如肾素(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甲状旁腺素(iPTH)等中、大分子物质。有报道称常规血液透析可以引起缩血管物质RA、ATⅡ的水平升高,起扩张血管作用的一氧化氮(NO)下降,与患者透析后血压升高有一定联系,而行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治疗可降低ET、ATⅡ水平,且 NO下降程度相对较小[6]。故血液灌流可改善高血压情况。且在随访观察中发现血液灌流的效果稳定且持续,在相当一段时间(文中为3个月)中,患者的血压都可以维持在一个比较满意的水平。且在常规用药中,用药的种类和剂量也有所下降。
总之,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于尿毒症患者是一种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尤其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1] 贺孟萍.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4,15(12):12.
[2] Cruz Dn,Calm M,Piccinni P.Polymyxin-B hemoperfusion and endotoxin remoral;Lessons fro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ontrib Nephrol,2010,167:77-82.
[3] Agarwal R.Hypertension and survival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past lesson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J].Kidney Int,2005,67(1):1-3.
[4] 钱家麒.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J].中国血液净化,2007,1(6):3-4.
[5] 赵 进,邱川红,蔡 伟.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2):296-297.
[6] 叶建明,姚永良,陈洪磊,等.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透析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活性的影响及临床改善[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7,18(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