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及相关血管性疾病的关系
2012-01-03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医院心内科宝鸡721300关小权蔡甜甜周姣珍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医院心内科(宝鸡721300) 关小权 蔡甜甜 王 媛 周姣珍
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是内科的常见疾病,其共同致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1]。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对于治疗高血压特别重要[2]。与心脑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除了传统因素(血压、血脂等)外,近年又认识到一些新的危险因素,如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即血浆 Hcy ≥15μmol/L)作为一种新的危险因素不仅被纳入2010年更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美国2011年最新版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也将HHcy作为可变的危险因素[3]。许多能够影响Hcy合成及代谢途径的因素如遗传、营养、疾病状态以及服用药物等均会导致血浆Hcy水平升高[4]。国内外多年的临床试验表明:Hcy水平升高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呈正相关[5、6]。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病及相关血管性疾病患者Hcy的检测与比较,旨在探讨血浆Hcy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及相关血管性疾病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8例,其中单纯高血压无并发症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64±9.86)岁;合并冠心病70例,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龄(63.43±4.06)岁;合并脑梗死53例,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54±7.58)岁,合并糖尿病37例,男17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89±8.32)岁。另随机抽取健康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59.14±4.23)岁。患者住院期间常规体检,并除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感染、代谢紊乱、肿瘤等疾病,以及正在服用叶酸、维生素B12等影响Hcy检测结果药物的患者。
2 方 法 清晨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收集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液标本1~2ml,1h内以2000r/min离心,5min后分离吸出血清,使用德国IBL诊断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正常值参考范围5~15μmol/L。
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
结 果
1 一般资料比较:各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血压、高密度脂蛋白(HDL,mmo/L)、低密度脂蛋白(LDL,mmo/L)、胆固醇(TC,mmo/L)、甘油三酯(TG,mmo/L)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见附表。
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比较:高血压病患者血浆 Hcy水平[(24.88±11.65)μmol/L]高于对照组[(8.25±2.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25.90±11.75)μmol/L,(24.55±13.11)μmol/L,(21.96±10.42)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病合并合并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
3 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Hcy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越多,Hcy的浓度越高(P<0.05)。
附表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讨 论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有证据提示高水平Hcy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变血液凝固状态及血小板功能等,通过以上多方面机制引起血管疾病[7]。本组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当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血管病变时更容易出现高Hcy血症。相关临床观察发现:高水平Hcy与缺血性脑卒中特别是无传统危险因素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相关性[8]。可能与高水平Hcy易致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极易发生高Hcy血症,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因渗透性利尿致使大量维生素B族从体内排出,胰岛素缺乏致氨基酸代谢异常等有关[9]。有关研究表明,血浆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本研究观察到,冠心病患者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多支病变者较单支病变者血浆Hcy水平更高,说明冠心病患者血浆Hcy升高越多,冠状动脉病变越广泛、越严重。我国是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缺血性脑卒中高发国家,鉴于血浆Hcy与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降低Hcy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考参文献
[1] 邵宏斌,吕金龙.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高血压病及其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7):1614.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5):42-87.
[3] Larry B,Goldstein,Cheryl D,et al.Guidelines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1,42(2):517-584.
[4] 张格娟,杨格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4):475-476.
[5] Tan CN,Venketassubramaniam N,Saw SM,et al.Hyperho Mocystieinemia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mong young Asian adults[J].Stroke,2002,33 (8):1956-1972.
[6] 黎素军,许春平,曾 波.急性冠脉综合征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脑钠肽的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4):331-333.
[7] 王小娟,彭卫平,李军涛,等.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3)3055-3056.
[8] 蒋春玲,徐亚茹,马晓瑞,等.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4):491-492.
[9] 胡礼仪,陈士军,张高明,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696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