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MAPK通路中pMEK蛋白在TE方案新辅助治疗中的变化*
2012-01-03谭永嘉曾庆良
曾 峰,谭永嘉,曾庆良△
(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 563003;2.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普外科,重庆 400038)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已经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标准组成部分,并取得一定的疗效,然而耐药问题依然是限制NAC的应用,以及影响乳腺癌治疗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抵抗密切相关[1-2]。目前,针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与乳腺癌MAPK通路的研究多局限于离体细胞实验,临床实验方面的研究罕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研究TE方案(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NAC前后对乳腺癌患者的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蛋白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的影响以及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探讨TE方案NAC治疗乳腺癌的作用和对pMEK表达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甲乳外科进行TE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表柔比星60 mg/m2,每周期21 d)NAC的15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55岁,中位43.7岁。
1.2方法
1.2.1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化疗前行空芯针穿刺组织及术后进行肿瘤组织pMEK的免疫组化测定,所有标本均用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度连续切片,用载玻片裱片,60 ℃烤片2 h后待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按PV-9000两步法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用已知乳腺癌阳性切片作阳性对照。由病理科专业人员单独阅片,在200倍光镜下随机选择10个视野,计算出每1 000个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值。
1.2.2pMEK判定 pMEK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可能有少量表达,以细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颜色强度分为三级:1级为浅棕色;3级为深褐色;2级介于1级和3级之间。结合细胞染色强度,表达率标准:阳性细胞数小于10%为阴性(-)(封3图1);阳性细胞数10%~25%为弱阳性(+);阳性细胞数大于25%~50%为阳性(++)(封3图2);阳性细胞数大于50%为强阳性(+++)。pMEK阳性反应仅有程度改变称量变,由阳性/阴性变为阴性/阳性称状态改变。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MEK的表达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双向有序变量的列联表Gamma相关分析,化疗对pMEK的影响采用配对样本的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化疗效果 化疗3~4个周期结束后,15例患者中均无临床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者12例,有效率80.00%(12/15),2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化疗后部分患者临床分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化疗前、后患者临床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化疗前后临床分期情况比较(n)
△:P<0.05,与化疗前比较。
2.2化疗前pMEK的表达情况与TE方案NAC疗效间的关系 pMEK:阴性3例、弱阳性7例,均为PR,有效率为100.00%;阳性4例(PR 1例、SD 2例、PD 1例),强阳性1例(PR),pMEK高表达的有效率为40.00%(2/5)。pMEK的表达与化疗效果呈负相关(r=-0.818,P=0.026)。
2.3TE方案NAC对pMEK的影响 pMEK化疗前高表达者占33.33%(5/15),化疗后为6.67%(1/15)。化疗后pMEK表达下调者有8例,其中3例为量变,包括PR 1例、SD和PD各1例(化疗前pMEK均为高表达),5例为状态改变(均为PR);表达不变的6例,包括PR 5例(均为低表达)和SD 1例(为高表达);表达上调者1例(-→+)为PR。化疗后pMEK表达水平有下调的趋势,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
3 讨 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APK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化疗药物抵抗密切相关,并且其通路关键蛋白分子已成为目前研制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重要靶点[3]。Fidds等[4]应用M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作用于人类乳腺癌T-47D细胞株后发现,此举将阻断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化的过程,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MacKeigan等[5]报道,应用MEK抑制剂U0126则可增强紫杉醇诱导的凋亡作用。姚青等[6]研究表明,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激酶1/2(MEK1/2)蛋白在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活化水平均增高,通过抑制MEK蛋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本实验中TE方案NAC疗效明显(有效率为80.00%)、化疗前后肿瘤分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化疗后 pMEK表达明显下降(P<0.05),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MAPK通路活化密切相关;TE方案可通过抑制MAPK通路关键蛋白MEK,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产生疗效。检测乳腺癌患者MAPK通路的关键蛋白pMEK的表达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本结果显示,化疗前pMEK的表达与化疗效果呈负相关(P<0.05)。化疗前pMEK呈低表达者客观有效率为100.00%(10/10),而高表达者的客观有效率则仅为40.00%(2/5),而疗效不佳和无效患者达60.00%。结果提示TE方案NAC对pMEK高表达的患者效果不佳。有研究表明,MAPK通路的过度激活可引起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的耐药[7-8]。Ding等[9]通过对紫杉醇耐药的卵巢癌A1847/TX细胞系的研究显示,多药耐药蛋白-1(MDR-1)可以激活ERK1/2,并引起肿瘤细胞对紫杉醇高度耐药,而应用ERK通路抑制剂U0126或PD98059至少可以使其耐药性降低20倍;Jin等[10]研究表明,大鼠肉瘤 (rat sarcoma,Ras)蛋白可以引起乳腺癌MCF7细胞株对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的耐药,此过程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的活性升高有关,抑制PI3K/Akt的活性则可以逆转MCF7的耐药性。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考虑本实验中TE方案对pMEK高表达的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可能与MAPK通路的激活导致多药耐药蛋白的产生有关。
[1]曾晓华,周洪伟,余永康,等.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J].重庆医学,2002,31(11):1068-1069.
[2]Lin SL,Yan LY,Zhang XT,et al.ER-alpha36,a variant of ER-alpha,promotes tamoxifen agonist action in endometrial cancer cells via the MAPK/ERK and PI3K/Akt pathways[J].PLoS One,2010,5(2):e9013.
[3]左文述.现代乳腺肿瘤学[M].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3-137.
[4]Fiddes RJ,Janes PW,Sivertsen SP,et al.Inhibition of the MAP kinase cascade blocks heregulin-induce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in T-47D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J].Oncogene,1998,16(21):2803-2813.
[5]MacKeigan JP,Collins TS,Ting JP.MEK inhibition enhances paclitaxel-induced tumor apoptosis[J].J Biol Chem,2000,275(50):38953-38956.
[6]姚青,骆军容,陈江浩,等.MAPK信号通路相关信号转导分子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活化水平[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20(3):328-330.
[7]唐启明,吴小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与肿瘤治疗[J].重庆医学,2007,36(17):1778-1781.
[8] Chen J,Katsifis A,Hu C,et al.Insulin Decreases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Colon Cancer Cell Line HT29 via the Activation of the PI3K/Akt Pathway[J].Curr Drug Discov Technol,2011,8(2):119-125.
[9]Ding S,Chamberlain M,McLaren A,et al.Cross-talk between signalling pathways and the multidrug resistant protein MDR-1[J].Br J Cancer,2001,85(8):1175-1184.
[10]Jin W,Wu L,Liang K,et al.Roles of the PI-3K and MEK pathways in Ras-mediated chemo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cells[J].Br J Cancer,2003,89(1):18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