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首赴“议联”大会
2012-01-01孔祥琇
湘潮 2012年2期
1983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耿飚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兼任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是全国人大第一次设立外事委员会。74岁的耿飚由军事外交转向致力于全国人大的议会外交工作。
作为首任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耿飚担起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率领全国人大代表团出席1984年4月2日至7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称“议联”)第71届大会。
参加议联 运筹帷幄
“议联”成立于1889年,是各国议会之间、议员之间进行联系与合作的全球性国际组织,1984年已经有100个成员国,总部设在日内瓦。该组织每年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大会,讨论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问题。第71届大会将讨论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及裁军、人口等问题。虽然大会决议对各国没有约束力,但由于其讨论的议题往往和联合国相呼应,对联合国的决议和国际舆论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早在1955年7月,全国人大就曾组成以彭真副委员长为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各国议会联盟的人大代表团,申请参加“议联”,并准备出席这年召开的第44届大会。美国阻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同时,怂恿台湾当局的所谓“立法院”向“议联”提交了要求参加的申请。由于以上原因,中国加入“议联”的问题一直拖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才有了眉目。
1973年9月,“议联”秘书长约见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处负责官员,希望中国参加该组织。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人大无法就加入“议联”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此事又拖了下来。1978年4月,“议联”秘书长又致函叶剑英委员长,再次表示希望中国参加“议联”。
1983年,耿飚主持外事委员会工作后,把加入“议联”当作重要事项来抓。不久之后,外事委员会起草的关于加入“议联”的报告被提交到了委员长会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12月8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大代表参加“议联”的决定。按照“议联”章程要求,加入国必须制定加入“议联”代表团章程。1984年2月29日,在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耿飚就参加“议联”代表团章程草案作了说明。他说,“议HTslcunF5BTpwn3rwuNHkbqhr2XZjguNpMsbCJtEMzg=联”章程规定,加入“议联”的国家的议员必须组成议员团,议员团可以由全体议员组成,也可以由部分议员组成。根据我国情况,并考虑到多数成员国的议员团均由全体议员参加,因此,草案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团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组成,人大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秘书长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担任。耿飚还说,“议联”要求每个议员团设执行委员会,其职责是制定议员团的工作计划,组织代表团参加联盟会议,实施“议联”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编写议员团的年度工作报告和安排日常工作等。鉴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所以草案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团的执行委员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全体组成人员组成,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委员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担任。
委员们在小组讨论中,同意这些原则,并在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各国议会联盟代表团章程》。
4月,第71届“议联”大会即将召开。如果大会前举行的“议联”理事会通过接纳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为“议联”成员,全国人大将组团参加大会。
大会召开前夕,“议联”秘书长向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处表示,本届大会通过中国全国人大加入“议联”不成问题。在此前提下,全国人大做好了组团出席大会的一切准备。彭真委员长指定耿飚为团长,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赴日内瓦,待申请加入获通过后,即参加大会。
3月30日,议联秘书长皮奥·卡洛·泰伦齐奥发表谈话,表示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参加各国议会联盟第71届大会。泰伦齐奥说:“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它不属于任何集团。中国参加各国议会联盟大会将会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发挥作用,很明显,这对世界和平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他强调指出:各国议会联盟旨在通过各国议员间的接触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他表示相信,中国代表团将在本届大会上有机会同来自100个国家的议员进行接触,这是非常有益的。
耿飚在出发前也发表了谈话,他说:各国议员团的领导人多是我们的老朋友,这次能同他们在日内瓦进行多边的国际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这不仅会增进我们同各国议员间的友谊,而且对于人们共同关心的世界和平事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他说,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将本着友好合作、寻求友谊的愿望同各国议员朋友们共同为实现联盟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做出贡献。
登上议联讲坛
耿飚率领的代表团经贝尔格莱德抵达日内瓦。4月2日,先于大会举行的“议联”理事会通过决议,接纳中国全国人大为“议联”成员。“议联”理事会主席赛义德宣布,“议联”执行委员会审议并一致通过了中国加入各国议会联盟的申请。这一宣布,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然后,赛义德邀请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为团长的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参加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会议。当中国代表团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会议大厅时,与会国家的一些代表同耿飚握手,祝贺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加入各国议会联盟。
耿飚在“议联”第134次理事会上发表讲话,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并以个人名义和代表团全体成员的名义,向“议联”理事会和大会主席、秘书长以及支持中国全国人大参加“议联”并给予帮助的各国代表团,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致谢词中,耿飚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他说:“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她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曾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较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由于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是第一次参加“议联”大会,其他国家的许多与会代表对全国人大的职能缺乏了解。针对这一情况,耿飚在讲话中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所组成,它的常设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在的第六届全国人大是在1983年6月产生的,共有人大代表2978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人民的委托,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在制定宪法、保证宪法实施和保护人民根本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耿飚还强调,各国议会之间和议员之间需要加强接触、了解和合作。中国人大已被正式接纳为“议联”成员,这就为加强同各国议员的接触,与新老朋友们交换意见和交流经验,提供了极为可贵的途径。中国人大愿意遵守“议联”章程,并同大家一起,为实现该组织的崇高宗旨,为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议联”第71届大会的主要议题有裁军问题、世界人口问题和中东问题等。耿飚在大会和有关委员会上,就各项议题发了言。
赞同核裁军 承担核义务
耿飚在大会上就裁军问题作发言。发言中,耿飚首先阐述了中国关于裁军问题的鲜明立场。他说:“60年代以来,为了限制核军备竞赛、防止核战争威胁,中国政府坚决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明确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无条件地首先承担了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核武器的义务;中国赞同在裁减核军备的同时也裁减常规军备;中国主张早日缔结一项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化学武器的公约。”
针对两个超级大国在核裁军问题上的态度,耿飚在“议联”的发言中指出,根据核军备的实际情况,苏美两国有必要率先裁军。“当今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拥有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军事实力。它们不仅拥有世界95%以上的核武器,而且拥有比任何国家都庞大得多的现代化常规武器。为了防止战争、维护和平,苏美两国必须率先大量裁减军备。中国外长吴学谦在第38届联大曾建议:在苏美率先采取停止试验、改进和生产核武器的切实行动,以及就削减这两家所拥有的一切类型的核武器和运载工具的50%达成协议之后,召开包括所有核国家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会议,就所有核国家共同裁减核武器问题进行谈判。苏美两国手里有那么多的核武器,裁减一半不会损害它们本身的安全,却可极大地推动国际局势的缓和。”
1983年9月6日,苏联驻华使馆曾将苏联最高苏维埃在6月间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和苏联对外政策的决议》分送彭真和耿飚。决议内称“……苏联最高苏维埃委托苏联政府向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法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建议:所有核大国同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冻结他们现有的一切核武器。这种冻结可以从协商的日期开始先对苏联和美国生效,但这要以其他核大国也将按类似的形式为条件。”“希望美、英、法和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政府将采取负责的建设性的立场来对待冻结核武器的建议”。
耿飚注意到,对于苏联的建议,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曾在6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了中国政府就核武器问题的立场,并指出,两个超级大国不仅要率先冻结,而且应率先大幅度削减核武器;苏联冻结核武器的建议避而不提两个超级大国率先裁减核武器的义务是不合理的。
有鉴于此,耿飚召集外事委员会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已针对苏联的建议,表明了我政府的原则立场;二、苏联的建议是向各个核大国提出的,并非针对我国之举;三、苏方指名将其最高苏维埃决议分送彭真同志和自己,虽然是一个多年未有的新行动,但其指名只是苏方外交官员的口头表示,并无文字依据。因此,我们建议,对苏方的这一行动,仍可不予置理,以表明全国人大对政府表态的支持,但要密切观察对方对此事的动向。
耿飚站在世界“议联”的讲坛上,明确表达了中国的立场:“中国作为一个核国家,决不推卸自己的责任。”耿飚在发言中庄重承诺,“在两个超级大国率先采取上述实质性核裁军行动之后,我国也将同其他核国家一起承担相应的义务。”
发言结束后,很多国家的议员,其中包括美国的议员,过来和耿飚及其他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握手,对中国人大代表团终于站在“议联”的讲坛上表示热烈祝贺。
会外的收获也很丰硕。大会期间,耿飚拜会了瑞士联邦议会主席安德列·高梯埃、“议联”理事会主席赛义德、“议联”秘书长塔林佐;约见或会见了挪威、科摩罗、民主德国、吉布提、希腊、加拿大、英国、塞浦路斯、波兰等国的代表团团长;宴请了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朝鲜代表团团长及夫人和三国常驻日内瓦的代表及夫人;请意大利代表团团长及其他成员、“议联”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吃饭;设大型招待会招待各国代表团团长、有关国家常驻日内瓦代表及“议联”秘书处工作人员;应邀出席了英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代表团以及“议联”理事会主席举行的招待会。最忙的时候,耿飚在同一天里会收到好几家的请帖,实在安排不了时,就请代表团其他成员代他出席。日本代表团的午宴就是由梅益、邢亦民和徐大同代耿飚出席的。代表团通过同各国议员进行会晤和交谈,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大会后,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和常委会办公厅与“议联”的执行机构秘书处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这种联系机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大同各国议会的交往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