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良汉:抗美援越第一将

2012-01-01颜梅生

湘潮 2012年2期

  在20世纪60年代抗美援越战争中,他是第一位率部入越参战的共和国将军,也是中国军队中级别最高的军事长官,并在越南战场上打响抗击美军的第一枪。
  他叫李良汉,1912年出生于江西兴国。1931年参加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5年春,越南人民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在长沙会见了毛泽东,请求中国出兵支援。中国政府和毛泽东毅然决定组建中国后勤部队入越援建国防工程,以工程兵建筑某师机关为基础,组建中国后勤部队第二支队指挥部,秘密出兵抗美援越。
  出国前,周恩来指示:出国参战人员,要选精兵强将,事关外交及所有重大行动,都要报经他本人同意批准。因此,参战部队要“高配”一级。本来,二支队只是师一级建制,而周恩来却亲自批准由时任工程兵政治部主任的李良汉任二支队政委,领兵出国。
  6月23日下午5点半左右,已是知天命之年的李良汉临危受命,率领两万多人民解放军,跨越友谊关,从而拉开了抗美援越战争的序幕。
  二支队有三大任务:一是登陆后以最快的速度构筑工事,为越南构筑指挥所、炮工事、机枪工事、屯兵坑道,使沿海岛屿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系统;二是对空作战;三是地面作战。尤其以第一项为重。
  援越工程全在沿海岛屿、山高坡陡处,坑道工事也大都在悬崖峭壁上。指战员们往往只能用绳索挂在空中作业,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更为严酷的是,每当部队施工时,都要遭遇美机的频繁轰炸。
  但二支队并没有被死亡所吓倒,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作风,同时在15个岛屿登陆,在敌军炮火下开辟施工作业场。为了避开敌机轰炸,每当夜幕降临时,李良汉便指挥部队把到港的各种军需物资,涉过滩涂,人拉肩扛,抢运到安全地点,隐蔽到位。
  10月15日下午,驻防三三○高地的部队观察哨报告:有敌情!部队随即进入战斗状态。不一会,一架美国飞机从阵地左侧的山沟里窜出,离阵地很近,连驾驶员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名战士抓住时机立即爬上掩体,射出30发子弹,指挥员同时大声疾呼:同志们,开火!紧接着重机枪、冲锋机、步枪、手枪,同时怒射,美机拖着一股浓浓的黑烟裹着火花,坠入大海。这次战斗成了李良汉入越后的第一仗。
  此后战事不断,二支队相继击落美机200余架。
  为有效地杀伤敌人,每当敌机来临时,李良汉便命令把敌机放进到400米内的距离,再集中火力,专打迎头,直到敌机凌空爆炸。由于火炮在坑道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回响,李良汉的耳膜一次次震得鲜血直流,右耳因而失聪了,但他一直坚持在战斗第一线。
  正是由于李良汉和战友们的浴血奋战,二支队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完成了菇苏岛、青林岛、涂山岛、高套岛、挡门岛以及先安、梅扎角的全部计划工程。二支队取得了战斗、施工双胜利,圆满地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1966年4月,因国内工作需要,李良汉先期回国。
  
  (颜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