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时期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创新的认识与探讨

2011-12-31胡玉芬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企业文化

胡玉芬

摘要:新时期,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需要提高科学性、适应性和创新性。本文论述了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针对加强和改进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创新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企业文化

前言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和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体现。做好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将有力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对提高广大员工的觉悟和素质,正确处理和解决内部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内部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更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已被西方企业界所证实。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在我国企业界把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共识。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有机结合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又不能相互取代。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和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对于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为开创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新局面,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提供了条件,同时随着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与加强,也必将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相同点:都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地位,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意识,把人看作是企业主体,关心人,培养人,造就人,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过去的政治思想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绩,获得了宝贵经验,也培养了大批模范集体和英雄个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企业发展和广大职工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历史贡献,功不可没。今天,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市场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更要以党的十六大倡导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从解放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入手,在开展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中处理好虚与实、讲与做、精神与利益的关系,发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经济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稳定局面。

两者存在的不同点:

(1)主体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整体,尤其是企业行政首脑负总责;而政治思想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党组织,党的书记负总责。

(2)对象不同。企业文化涉及的范围更广阔,内涵更深刻。其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政治思想工作解决企业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带动广大员工完成企业各项任务,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3)任务不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自觉行动,用以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为宗旨;而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是以党的中心工作在企业的落实、完成上级党委布置的工作任务为己任。

(4)方针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再造;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是加强和改进。面临企业改革和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形式、内容和方法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已经很难与现代的经济形式、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关系的多样化相适应,迫切需要形式、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为政治思想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政治思想工作本身的发展找到了突破口。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使其从工作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上有了新突破。现实中,企业员工中存在着大量的政策问题、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需要答疑解惑给予强有力地解决,这是形势的需要,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将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整体推进,培育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保证。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有别于国外企业的独特优势。

2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存在问题

正因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在企业发展历史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效益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提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要“加强”。而由于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形式、内容和方法落伍,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因此需要“改进”。

2.1 存在“两张皮”现象,工作形不成合力

企业经理厂长抓生产经营,党委书记抓政治思想工作,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权力、各有各的队伍、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阵地,各有各的考核要求。因此,“各吹各的喇叭、各抬各的轿”,造成企业内部“两张皮”、“两个中心”,企业领导班子内部争权夺势闹不团结,形不成合力,影响企业正常发展。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极为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企业体制的改变,股份制企业大量出现,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极大转变,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又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即从“万能论”变成“无用论”。

2.2 缺乏调查研究,针对性与科学性不高

由于长期工作模式的惯性影响,政治思想工作通常是自上而下地开展,即在企业党委领导下,以政治思想工作部门为主体开展正面的理论灌输和宣传教育。这种单向工作流程是被动地开展工作,文件照转照发,文章照读照念,缺乏深入调查研究与广泛沟通,抱着一种错误心态:“只要拉锯就掉沫”,只求形式轰轰烈烈,不求效果扎扎实实,工作单调方法简单。政治思想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也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2.3 缺乏创新,思想观念守旧

政治思想工作不被重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政治思想工作本身而言,长期固守单一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与时俱进和“虚实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是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政治思想工作难以突破的一个关键因素。现在有些企业虽然也有了“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的意识,但终因视野狭窄,限于自我循环的小圈子,其结果依然是针对不强、触及不深、效果不佳。

2.4 政工队伍不稳,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一些企业行政领导对政治思想工作存有偏见,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支持,现时又过度强调物质利益,加之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达,员工获得信息的渠道多且内容丰富,出现了政治思想工作难做,政工干部多余,待遇和晋升受阻,缺乏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信心等问题,导致大部分政工干部转行或流失。再有,专职政工干部擅长党务工作,缺乏经营管理的中和技能,对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难以提出独到见解,因而很难融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去。

3 加强和改进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为企业在新时期创新政治思想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方法。

3.1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的结合

领导层面的重视和支持是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顺利推进的条件和保证。必须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核心来抓,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团结一心,步调一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自身模范行动和真实业绩赢得广大员工的信任和拥护。同时做好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严格企业管理,加快技术进步和企业文化建没,不断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和资金结构,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党政工团与各级管理干部要形成合力,坚持面向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正确地宣传和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把职工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用此来衡量企业各项工作的成败。

3.2 提高员工素质与政治思想工作的结合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进步,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客观上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这一特点,以提高职工素质、促使企业发展为目标,实行企务公开,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让职工了解企情企况,广泛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使职工树立起“企兴我荣,企亡我辱”观念;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复合型人才活动,坚持培训学习、岗位练兵,使职工队伍素质大幅度提升,为企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实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把握资金、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在分配中的价值,注重收入分配的合理差距和定期增长,使广大职工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下,充分享受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树立各方面典型,使职工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造就企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文化氛围。

3.3 实施人文关怀与政治思想工作的结合

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它承认个人利益的存在,关心员工的生存状况、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关注员工的价值、尊严、人格、个性、理想和命运,维护职工的权益。对职工的多项心理需求进行恰当的指导、关怀和辅助,促进员工的全面健康发展,引导和教育员工遵章守纪,敬业爱岗。加强人力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与培训,制定员工个人远景规划并严格执行,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实现组织目标。为员工多办“好事”和“实事”,确实为企业弱势群体或困难员工排忧解难。协调上下级之间、部门之同、员工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取改革的、说服教育的、谈判协商的多种方式解决矛盾,造就心情舒畅、竞争有序、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的局面。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中去,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法,发挥出政治思想工作的特殊作用。

3.4 做好心理疏导与政治思想工作的结合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引导职工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自我控制并促其身心健康,避免出现抑郁或过激行为很有必要。在实践中,应努力研究并掌握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尤其是对心理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如多种不满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聚众心理、攀比心理、仇富心理、报复心理和非组织活动,这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关键。对于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应采取接近、沟通、谈心和互助的办法妥善解决,对心理问题须按照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加以解决。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要持之以恒,切实解决问题,防止搞形式主义与毫无价值的“应付”。

3.5 提高政工干部素质与提高政治思想工作权威性的结合

政工干部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人,要坚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提高政治思想工作的权威性。面对当今社会,一定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索养、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善于捕捉现实工作、生活和思想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说明,引导企业员工澄清模糊认识,提高思想觉悟,转变思想观念,焕发工作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多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生产经营、组织运作等情况,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用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周围的员工。

4 结束语

把政治思想工作中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形成机制很重要,但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并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成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大力开展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人、用优异的经济效益激励人,培养一支过硬的企业员工队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保持核心竞争力,持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必须完成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伟为.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J].2007

[2]谭家齐,都春屏.论人文关怀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8

[3]王兴胜,王永红.实现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J].2007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企业文化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