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
2011-12-31师立红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10期
我们一直在讲管理要“以人为本”,学校的管理就是要“以教师为本”。到底以教师的什么为本?我想应该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师的幸福人生为本。
一、体验教学生活,感受职业幸福
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中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教师的生活主要包括学校工作和家庭生活两部分。教学也是一种生活,假如教师不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真实的情感,就难以体会教学生活的快乐。教学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结果上,更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从这一点上说,教学与教师生活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教学是否快乐幸福关系到人生的幸福指数。所以我校提出了“追求成功的教学过程,享受幸福的教学生活”的理念,并先后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为老师们作了《美在和谐》及《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等专题报告,以开阔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实现对教育真善美的追求,体验教学生活的幸福和教师职业的幸福。
二、营造和谐校园,感受教育快乐
校园生活质量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衡量:身心愉悦的程度、内心充实的程度和成就感。学校管理应体现人文关怀。人是有感情的,有了感情才能有同情、有理解、有爱心、有热情,它们在教师这样的群体中能起一种亲和力与凝聚力的作用。因此,要坚持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相结合,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是尊重。校长与教师在政治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校长同教师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是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在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应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主人翁精神,通过校务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党员会、教研组长会等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共商学校发展的大计。校领导也要常深入教研组和教师之中进行调研,了解情况并及时解决问题,使广大教职工树立“以校为家”“校荣我荣、校损我耻”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是诚恳。校长必须真诚地关心、爱护教职工。在管理中,校长要能以诚待人、以理服人,经常与教师诚恳地交换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成果,设身处地地考虑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
再次是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宽以待人才能够有包容,大家才有“安全感”,才能营造比较宽松的环境,才有民主的气氛,学校才有生气、有活力。我们所说的包容,就是要能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包括意见不同的人、有缺点的人、犯错误的人。有了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人,队伍才能兴旺,事业才能发达。
最后是激励。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因此激励也应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我校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资金,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组织教工运动会,丰富教师课余生活;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教师体检;举行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评选颁奖仪式;给教师送生日蛋糕;开源节流,不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晋级、入党、提干、评优、评先都向一线骨干教师倾斜。尊重教师的人格,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使教师在学校里工作感到愉快、充实,有成就感。
三、注重专业成长,对职业充满自信
我们无法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但我们要引领他们成为一名在专业上有底气、有真才实学的教师。
1.开展专业理论学习
(1)鼓励教师自学。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了《人格心理学》《课堂教学管理》等书籍,充实学校图书室,给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奖励书籍,给每位教师每年订一份教育教学杂志等,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si8sgTGicKTAlV52GfOZyJjXraUyT2py3ov50K8dIa4=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专家引领。采用课题研究任务驱动策略,从高校聘请教育专家对我校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培训,向教师提出“科学认知自己,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导师”。(3)瞄准前沿,拓宽视野。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到省内外考察学习、听课、交流,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4)建立学习机制。包括每周一次会前学习制度、课题小组学习制度、每月一次师德学习制度、教科研活动制度等,为每位教师提供学习记录本,要求教师做好记录,写好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建立学校博客论坛,促进教师交流学习。
2.科研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校鼓励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到科学型管理的转变。近几年,我校以省级课题《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为引领,从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少先队活动、校园文化、家长学校、学校管理这七个方面全面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工作就是研究,研究就是工作,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工作精神,和“边学习、边研究、边提高”的科研态度,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目标”,使科研渗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之中。
3.落实“六度、五力”,构建特色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成功的课堂生活能有力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幸福度和教师职业的幸福度。我们围绕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体现“六度、五力”的课堂教学理念。“六度”即:参与度、愉悦度、亲和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五力”即:自学力、合作力、表达力、评价力和创新力。学校围绕“六度、五力”建立和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指标体系,提出努力构建理想课堂,大力打造有个人印记的特色课堂。
4.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全员赛课活动。要求所有学科的每一位教师必须作一节参赛课,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六度、五力”。(2)开展“说课—讲课—评课”活动。(3)开展教师素养大赛。(4)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5)开展教师论坛活动。(6)听常态课活动等。
总之,幸福是教师生活快乐的需求,幸福是教师对专业成长的渴求,幸福是教师在校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构建人文校园,给教师提供放飞人生理想的广阔平台,让校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家园。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