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策
2011-12-31周光军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7期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认识到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病,如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注重教师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注重应试作文,忽视素质作文。要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笔者曾多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一直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写作活动,坚持灵活多变的写作练习,倡导自由式作文和专题作文相结合。在自由式作文中,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现象等皆可成文。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在专题作文中,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从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去思考,各抒己见,自由争论,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作文。经过逐步训练,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也在分析社会的种种现象。他们学会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出浓厚的写作兴趣。
二、注重作文基本功的训练,积累作文素材
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教师必须在平时加强指导和训练:一篇文章如何确立题目,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中心思想,如何选材,如何分段,如何前后呼应等,教师不要指望写上三五次作文就能使学生样样精通,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范文为例,认真分析基本的写作套路,改变学生提笔无话可说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如通过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按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读书心得,及时表扬或在班内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作文素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注重作文批改和讲评,形式灵活多样
作文批改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教师的批改,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重视和改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严谨求学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既要注重作文批改,又要采取多种形式。从批改者的角度,作文批改可以分为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和师生共同批改三种形式;从批改的方式来看,教师批改又可以分成精批细改,只批不改和不批只改三种形式;学生批改又可以分成自己批改、相互批改和分组批改三种形式。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倡导精批细改,允许只批不改和不批只改。批语应避免呆板,要生动、形象、新颖,使学生便于接受。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作文讲评,选佳作当范文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评析,和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寻找提高的途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会对学生写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