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1-12-31许兴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7期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环境、认知的经验及年龄特点等的限制,面对众多的作文题目,越来越觉得无话可说或常常出现“千文一面”的局面,视作文为“苦差事”。兴趣则是变苦为乐的关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观察体验生活
为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常在作文之前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组织游园活动、举办故事会、进行各种比赛等。在活动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三伏天到来时,我让学生观察路上的行人、景物以及自己对热的感受,比比谁观察得仔细、谁的感受深,然后写一篇观察日记。学生行动起来,不仅积极体验,而且互谈体会。有同学这样写道:“一阵南风吹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使人感到窒息。”还有的同学这样写:“到了晚上,更让人坐立不安,困极了,勉强躺在凉席上入睡,一觉醒来,凉席被汗浸湿后留下了人体的印迹。”通过习作,学生明白生活是写作之源,有心的孩子准备了小本子,走到哪儿记到哪儿,一到写这一类型的作文,个个文思泉涌。
二、营造写作氛围
作文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出现,拉近师生的距离,在课堂上又以自己的情感和富于变化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如有位教师在指导“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这篇作文时,饱含深情地说:“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人,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常令你感动,想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也伴随你的文字与你一起心动呢?”由于教师的真情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诱发了学生的联想,使他们对描写的对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三、积累丰富语言
入选小学课本的文章,无论是寓言、童话,还是诗歌、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论题材、体裁,还是风格,都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因此,我平时很注意让学生背诵名篇、佳句,揣摩文章的思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平时,我也注意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读物,如中国四大名著、外国的一些名篇,并且定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在以上指导过程中,我还向学生提议,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以备用时查找。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
现代化的多媒体能够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无声为有声,加上多彩的画面等,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身临其境,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我在指导第五册第七单元作文时,先把写作要求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屏幕上,学生读明白要求后,接着我把事先摄制好的一组镜头放给学生看。当学生看到各种美丽的花时,我定格让学生观察,并口述看到了什么。学生们争相发言,犹如置身于繁花似锦的春光里。他们看完录像后,再也不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