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聋生语文教学
2011-12-31毛变玲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7期
沟通是特殊教育学校中聋生教学的第一问题,它极大地制约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的有效沟通。聋生因听力的丧失或部分丧失,接受知识的途径受到很大的限制。传统教学只能依靠教师展示的图片和手语解说,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运用了声音、图像、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能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认知对象,充分调动聋生的多种感官,突破手势语在解说和表达时不够准确的局限,有效疏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的沟通渠道,达到优化聋生语文教学的多重目标。
一、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目前,聋生普遍使用的《中国手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无法用手语表达出来,影响了聋生学习语言和知识的进程。在课堂上,则表现在影响教学环节的既定推演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传递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信息呈现方式直观生动、形象灵活的优势,从而能有效保证既定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一直以来,由于初中阶段课文篇幅比较长,讲解难度大,加之课时有限和板书速度慢等原因,每一课巩固练习的内容和时间就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和灵活。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节约了讲解和板书练习题的时间,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授课中有关作者介绍这一环节,传统教法通常是教师照本宣科地将相关知识介绍一遍,其实学生脑海中留下的记忆和认识犹如过眼云烟。而我在介绍《项链》的作者莫泊桑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灵活便捷的优点,首先展现莫泊桑的头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再把作者简介编成字幕分页展示并配乐朗读,避免了平时口语介绍瞬间性的弱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跨越时空界限,拓展视野,增强语感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他们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差。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并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仅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下去。
比如教学《黄河颂》时,因为这是一首诗歌,学生的兴趣不是很高。至于对黄河九曲连环、汹涌澎湃的感知,都是仅停留在字面上,更别说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的理解了。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我精心搜索了一些展现黄河风貌的图片,如:黄河的九曲连环、飞流直下的壶口瀑布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接着,再结合影视画面介绍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适时进行点拨,恰如其分地导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清晰的画面渗透在语言文字中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读、去品,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思,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解语言文字、热爱语言文字之目的。
三、优化意境,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取长补短,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有效之法。聋生因为接受语言的渠道受到阻碍,其理解能力也相对滞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每每遇到那些抽象的文字,他们总是茫茫然不得其妙,学习质量自然大打折扣。教师若能利用信息技术文、画、音同步的特点,创设并优化意境,使其更为直观、形象,就不仅能激发聋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理解、推动思维、丰富想象,这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都能起到巨大作用。
诗文中的意境对于读者而言通常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将其展示出来,顺利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了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我在教学王维的古诗《使至塞上》的时候,就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和动画的效果表现了出来:“茫茫无际的沙漠中,远远地升起了一股笔直的浓烟,在蜿蜒曲折的黄河尽头,落下了圆圆的夕阳。”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课件自主学习,就由呆板的纯文字的学习转化到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意境中来,较快、较好地把握了课文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进而进行了语言、思维训练。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存在重点、难点和疑点,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可为学生排疑解难,是使学生茅塞顿开的一种好方法。
四、启发想象,培养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的对象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已存的、但个人尚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有待创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和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以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我先放映了一段城市雪景,再配以优美的手势解说,让学生对文章的景物描写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给聋生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