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儿童个性化思维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1-12-31蒋磊
新课程·上旬 2011年8期
摘 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儿童,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而发展儿童个性化的思维更是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通过和谐氛围、因材施教、教学等待、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可以来阐述如何培养儿童个性化思维,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儿童;个性化思维;高效;数学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儿童、构建高效的课堂已经成为许多老师热议的话题。
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获得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的技能,实现教学的四维目标,收到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着力培养儿童个性化的思维能力,尽最大可能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欲望,释放他们最大的潜能。
因此,我们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就必须发展他们个性化的思维,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和谐氛围——个性化思维、高效课堂的成因
1.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做学生的知心人,与学生同欢同乐,共同享受求知的乐趣。在教学中应把发自内心的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和蔼的目光面对全体学生,在课堂中自始至终表现出对学生信任和激励的神态。
2.选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贴近学生,创设轻松、快乐的情境
数学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元素来创设轻松快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二、因材施教——个性化思维、高效课堂的基础
1.每节课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实行个性化教学。因此,我们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分层设计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问题等。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普遍性”,更要研究学生的“特殊性”,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
2.每一节练习设计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练习
练习是每一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老师在设计每一节课的练习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不意味着消极被动地适应学生的差异。我们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A级基础题——基础性练习,要求全班同学都能掌握;B级综合题——发展性练习,为中等以上水平学生设计;C级探究题——创造性练习,这类题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可以鼓励人人思考,有兴趣的尝试练习。
三、教学等待——个性化思维、高效课堂的动力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知识灌输给学生。要求我们教者不能因为争时间而扼杀了学生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而是要有极大的耐心去等待。
1.教学等待,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自主地探索
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它不是我们教者可以完全预设的,教师也不能牵着学生走进自己预定好的轨迹,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耐心地等待会让学生的探究过程多姿多彩,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又不尽相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为他们提供探索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合作交流,充分引发思维碰撞。
2.教学等待,让学生自我反思,张扬自己的个性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主动构建、自主构建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让学生进行反思,从而达到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也得以张扬。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模式。面对日新月异的课程改革,我们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己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