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秋天的怀念》谈课堂的有效拓展
2011-12-31朱兢
新课程·上旬 2011年8期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既然是要“用的书”,不能只“读书”,那么就要拓展好教材,让例子由特性走向共性,实现“学一课带一片”,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出“例子”所蕴藏的丰厚的课程价值。
上半年,接到市教研室的通知,我与七年级老师同上《秋天的怀念》。这是一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的情感文,正因为史铁生特有的经历,才创作出这样特别的好文章。不过如果把它作为一篇教材去上,会发现由于生活的不同,学生会感动,但不会震撼,深沉的母爱、生命的价值离他们的思考都太远。如何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差距,如何引领学生主动沉浸到语文文字中,如何开展有效拓展呢?
一、架“桥”:课前适度体验
语文教学为了突出个性阅读感受,强调迁移体验,让学生能进入作品的情境,学会感受、体验、揣摩。“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课前适度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把课文的材料、情感和审美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找到与文本的共鸣,在人与文之间架起相通的“桥梁”。
文中的母爱是深沉的。正因为它藏得深,所以网络时代下的孩子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挖掘。如果去问孩子,有什么事情让你发现父母爱你,最多的就是生病了晚上照顾自己、好吃的东西留给自己,除了这些显性的爱,别的发现不了。而文中,这位病入膏肓、身心俱痛的母亲,那份小心翼翼的爱,那份隐忍坚强的爱,那份想说不能说的爱,那份最直接却最不易发现的爱,离今天孩子的生活太远太远了。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文中这位母亲的举动,上课一周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情感作业:每天偷偷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记录他们对你说的话、做的事,要求话语越简单越好,动作越小越好。每天记录的不能相同。第一天,学生记录了“妈妈给我做了好吃的”“爸爸送我上学叮嘱我‘乖点’”。第二天类似,到了第三天,学生放学时和我说:“朱老师,没什么好观察的,就这些了!”我笑着对他们说:“今天回家观察爸爸妈妈看你的眼神,再去找。”果然,第三天的观察中有了新内容:妈妈看我今天吃饭很香,眼睛里都是笑容;我做作业时,爸妈既不看电视,也不说话,给我一个安静的环境;今天我作业上遇到了难题,请教爸爸时,他告诉我他也不会,不过可以和我一起思考分析。在爸爸的提示下,我一点一点找到了解题的思路,难题解决了,爸爸还夸我聪明,这也让他重温了小时候的知识。躺在床上,我细细想想,发现爸爸其实在教我,但却用了这个办法,让我既解决了问题,又有了自信,他是我的好爸爸……一周的观察,孩子们对父母的爱由表及里,有了很多的感动。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马上让学生预习《秋天的怀念》一课。
学生通过教师课前的拓展体验,通过读书思考,不仅能够找到体现母爱的句子,并且在理解句子含义时,学生们均能结合课前的体验,找到母爱的相通点,忆起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从而理解母亲脆弱而坚强的情感,理解母亲说“好好活”时对儿子的期望和想到自己的无奈。记得课上有的学生谈到:
“母亲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可是如果在她死之前,看不到自己的儿子坚强起来,她会死不瞑目的,所以她不敢死,她就算再苦,都要为了儿子活下去。”
“母亲对儿子说‘好好活’,就是告诉儿子,心要活了,就能好好活着。她心里肯定还有一句话说:‘你看我,虽然身体活得不好,但有了你——儿子,我每天都为了你活,也活得好好的。’”
句句真心话,那是“心心相印”后的肺腑。有了教师课前适度的拓展体验,既突破了文本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二、巩固:拓宽训练途径
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面对课堂40分钟的学习,许多学生看似吃得饱饱的,实则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储备呢?这还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智慧,拓展一些训练的途径,便于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学习的新知。
学完《秋天的怀念》一课,本文的“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这一写作特点,如何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呢?为此,课末,我拿出苏教版上的课文《爱如茉莉》,让学生温习之后,谈谈两篇文章的共同点。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对于复杂的东西,只有借助于比较,才能比较一般和特殊的属性,并突出其特点,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较深刻的认识。学生借助比较,能清晰地挖掘到文章相同的写作特点,随即,我出示片段训练要求:结合课前体验,抓住爸爸妈妈的细节,描绘他们对你深深的爱。这样及时地活学活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知识得到迁移拓展和创新运用。“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三、延伸:鼓励课外阅读
拓展性课外阅读,要求学生不能把一篇课文简单地视为语言学习的载体,而应把它看做是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一个阶梯、一个范本,也是丰富自身文学底蕴、培养自身人文品质的媒介,是打开名著之门的一把钥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阅读要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学完本课之后,我在阅读课上向学生推荐了《取水》这篇文章,在二年级的时候,故事已经读给学生听过了。今天重温戈壁滩上的老牛,宁愿挨鞭子,也要为小牛要到水,这份爱,又一次深深地震撼了学生。我告诉学生,这本书就是图书角里《中国孩子必读的100个故事》中的一篇。这类书中的故事,用细腻的笔调描述了生活中一个个看似平常却发人深省的故事。阅读这类书籍,可以温暖我们的心灵,可以让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
随后,我又拿出史铁生的小说《我与地坛》,选择了其中的几个片段读给学生听,在聆听中,学生对“生命”“母爱”“珍惜”这些主题又有了新的感触。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并祝愿他们在阅读中让自己成长起来。
拓展,应需而生,因人而异。教师要善于拓宽思路,灵活把握教材,找到适合课堂的“半亩方塘”,让每一堂课都因为拓展而精彩。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