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浅析
2011-12-31郝亚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8期
摘 要:中学美术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正在逐步改善,怎样把乏味、单调的美术课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值得深思。
关键词:美术教育;课堂环境;教师的作用;师法自然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到作用。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如何重视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占据了重要位置,美术教育正以它特有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课堂,能使学生在少年、青年时期就形成正确、必要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点,进而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懂得美丑之分。
一、要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教师进入课堂,不能一味地严肃过分,绝不能让学生在听课时感到有丝毫的压抑,相反,生动幽默的插曲式的开场白,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很快被教师的话吸引,并注入自己的兴趣,换言之即是学生的思维会不自觉地被教师牵引着往纵深走去。美术教师尤其需要这种课前导入艺术。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辅助教学,如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播放作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欣赏的同时还可以播放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音乐。如果有条件应带学生去博物馆或参观艺术展览。在引导学生走进文化遗产和美术作品时,不要将我们固有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讨论,避免消极性的压制,这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师的作用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主要靠教师的授课学习美术,所以教师是一个关键因素。
首先,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美术课根据其自身特点来说,本来就是一个自由度较广的学科,它没有过于严格的评判标准和范围准则,这也给美术教师个人以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放宽评价的标准,从各个方面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其次,是要让学生通过美术教育认识到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运用美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还可以促进其发展,这可以从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中得以体现。还有就是通过美术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使学生成为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
再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偏爱和弱点。美术强调个性化原则,它不像科学那样追求绝对性和一元性。对于进行普通美术教育的中学生来说,应尊重和提倡他们在美术课上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差异,同时也不能强迫他们学习美术的某一种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允许他们的兴趣转移,广泛地涉猎各美术领域。
三、师法自然
我们要帮助孩子发现美,体验美,而这种美正来源于自然。自然是熟悉的,也是易忽视的。美术教学如果脱离了自然去讲自然,让学生在封闭的空间中想象,学生又怎能体验美好的生活,描绘美好的画面呢?若能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学习活动地点,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身心放松,心情愉悦,感受自然之美,给学生更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熏陶,从内心的最深处抒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美国现代美术早期教育家罗恩非认为:人类必须从小就培养对艺术的感受性,才能避免感受性丧失之苦。他说:“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溅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同时,再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可见自然对开启孩子审美意识的重要作用。“以自然为师”,走出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教学的主体,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地达到从启蒙时就净化心灵的美育。
参考文献:
[1]简明美学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
[2]外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美术史.上海人们美术出版社.
(作者单位 河北省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