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幼儿生活 传承民间文化

2011-12-31张丽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8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再加上西方文化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们的文化生活逐渐地沉浸在追求视觉快感的电视、网络文化中。已经有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现在的孩子喜欢过圣诞节却不了解元宵节,熟悉情人节却不知道七夕节,这种情况已是普遍现象,孩子们对于本土文化已表现出严重的“营养不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幼儿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调动孩子的感知、情感、体验等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参与意识、参与热情,在民族文化思想的浸透下形成自我的体悟,让民间文化走进幼儿心田。
  一、传承民间工艺
  港口素有“花边之乡”的美誉,受妙桥羊毛衫市场的影响,钩花再次成为许多妇女空闲时期的消遣活动。有的孩子把家长钩花的事带到幼儿园,成为聊天的话题;有的幼儿干脆把大人钩的花朵带进幼儿园送给小朋友。为此,钩花这种民间手工活动成为我们班的一种特色活动。在特色活动中,家长很支持,把家里用剩的或旧的毛线带进幼儿园供幼儿练习。幼儿在练习过程中,利用废旧的毛线钩出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辫子花,长的、短的、粗的、细的足足装了三篮子。
  这些辫子花还能有别的用途吗?当时真的没有想好。一个小朋友提醒了我,他看着林怡晴用一根细绒线钩出了一段辫子花,那辫子花不是很直,有点弯,他就说:“老师,林怡晴钩了个‘3’字。”“那辫子花还会像什么呢?”我随口问了句,几个小朋友围过来拿着辫子花摆了起来。新纲要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真好,何不来一次生成活动“辫子花变变变”呢?在活动中我把幼儿分成四组,并要求每组想好一个主题来合作完成一幅画。活动出现了很好的场面,大海:蓝色的波纹,小鱼游着;高山:高高的山峰,山脚下长着树和花等;花园:花儿、蝴蝶、小草等;房子:漂亮的房子,花、树,炊烟袅袅。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一条条辫子花通过幼儿灵巧的手用剪、贴、摆等方法变成了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幼儿从中获得了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这只是小朋友初学辫子花,在此基础上,幼儿还要学钩花瓣,相信幼儿灵巧的小手会钩出更美丽的花朵。学钩花并不是让他们长大后用来赚钱的,而是从中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让民族工艺一代一代传下去。
  二、传承方言文化
  我们这里是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南部的河阳山,古称河阳里。悠久的历史,江海交汇、山水相融、河塘池泾纵横交错的水乡环境,孕育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积淀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底蕴,“河阳山歌”即是流传于该地区的一种叙事性山歌,已有数千年历史。山歌绝大部分是七言四句,保存了诗经和唐诗的遗风,用古老的吴方言传唱。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一首《斫竹歌》用词简单,明快悦耳,作为流传在河阳山(今张家港凤凰山)一带的古老民歌,是河阳山歌的代表作。河阳山歌由于历史的原因差点成为绝唱。河阳山歌是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传播的地域中心是凤凰镇,包括港口、恬庄、西张及其周边地区,老一辈用这里特有的吴方言将朗朗上口的山歌口口相传,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些适合孩子传唱的民间童谣,以游戏的形式与孩子一起学习。如:鸡鸡斗、酱油炒鸡、白被子等都渗透在优点一日活动中。又如河阳山歌“猜一猜”我们把它当做一节课来和小朋友学习。它的目标定位为:(1)以猜谜的形式学习儿歌,尝试用吴方言念儿歌。(2)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集体面前大胆展示。(3)感受本地原生态河阳山歌的艺术魅力,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利用各种活动让河阳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使之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感受古镇文化
  我们的角色游戏是为了传承古镇文化,形象地设计了“恬庄一条街”,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游戏材料制作本土特色的各种店面,如林家铺子、民间工艺馆、益名堂、恬庄照相。里面的“风味小吃”全是特色食品,并为其提供了废物箱,让他们能够以物代物进行游戏,在角色活动中感受民间饮食文化,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风味小吃”的角色区中,我们为其准备了各色的橡皮泥来制作青团子、高庄豆腐干、蛋糕等常见的民间小吃。此外,为了使游戏更加贴近生活,我们还为点心师准备了一次性盘子、叉子供客人在店里品尝。在“土特产商店”的角色区中,我们为其准备了更多的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创造性地表现本土的特产,鼓励幼儿一边制作一边买卖。
  通过活动,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对我们的本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让幼儿从小就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文化,体验感受生活中的艺术,才有可能让他们成为自觉的人,在追求主流文化、优势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同时,认同自己的本土文化,并对自己本土文化的优势与不足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在传承中创新和发扬本土文化。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