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之光照亮生命科学探索之路

2011-12-31张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8期

  新课程理念和生物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重视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探究生命的奥秘和自然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品德教育的影响,当前德育在生物教学中面临着种种尴尬与困惑。面对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充分发挥生物教材优势和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作为学生,则应在老师引导中积极感悟德育之美,“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如何把德育之光撒向生物教学之中?
  一、为人师表是德育阳光之源
  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少年儿童心灵的熏陶,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堂外的生活中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教师有效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我注重自己的言行示范作用,力求通过自己的完善,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李岚清同志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说来惭愧,我平时在校园里看到废纸片等垃圾随手拾起,看到一些学生破坏校园绿化的花草习惯于劝阻,开始部分师生给以非眼,没觉得什么。后来我慢慢发现我的学生看到我在捡垃圾时,也主动跑着捡垃圾。他们说:“老师,你是言行一致的好老师,爱护环境教育你做得比你讲得更好。”我高兴地一时无语。可见,教师的言行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为人师表是最有用的阳光,它发出光芒照亮黑暗、驱逐愚昧无知。
  二、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闪光点
  挖掘生物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情感教育,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课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增强环保意识。如新课程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四节生态系统中有资料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A微小的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E大鱼。E大鱼身上的小红点最多,说明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并积累,受害最严重的是E大鱼,在这个食物链中如果有人类,最终受害者是我们人类,我们该怎样做才不至于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来敲响警钟,告诫人们应时时保护生态环境。由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生产中要注意环保,否则后果难以控制。如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亚洲以及美洲大陆上经常使用一种DDT的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杀虫,其中大部分药剂落在地面上和进入空气中,随着雨水流入海洋,于是DDT进入食物链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鸟、兽体内的积累含量比海水高出百万倍。DDT使鸟的卵壳变软,孵化时极易压碎,孵不出小鸟,鸟的数量不断地在减少;DDT还能引起妇女不孕,DDT不仅危害当地的人及其他生物,还危机到极地地区的生物,这就使我们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态保护人人有责。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学科特点,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以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如在活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中,我让学生分小组仔细调查和勘察整个校园,绘出校园绿化现状示意图。然后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有关园林学和园艺学的资料,调查周围环境优美的社区和学校等,吸取其中设计的优点作为参考。最后各个小组都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校园。通过活动学生认识环境需要绿化、地球需要绿化、我们的校园需要绿化,只有在一个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环境中,才能培养青少年学生们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增强青少年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又如在活动“调查学校周围的生态系统”中,学生通过走访、实地调查,了解到近年来学校附近的植被减少了,动物的多样性减少了,生态平衡受到一定的破坏。通过活动青少年学生领悟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参加植树造林,保护每一片绿叶,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紧扣教材,点燃德育闪光点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广泛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讲到“条件反射”一节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和尚用冬瓜练习剃头,每一次练完后,随手将剃刀插在冬瓜上。老和尚告诫他不要养成这种习惯,可是小和尚没往心里去。有一次在给老和尚剃头时,随手将剃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听了这段故事,学生哄堂大笑,但笑过之后也提醒了学生。“习惯成自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但是有些行为习惯是有害他人身体健康或者是危及他人性命的,是不道德、不规范、不可取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改掉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无小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许。
  四、善于联系实际,点亮德育之光
  现实生活中,学生在校内外时有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时有“为了网吧”离家出走甚至有了违法犯罪的行为,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痛苦和创伤,也给社会、学校带来了很坏的影响,究其原因,学生责任感缺乏是最大的原因之一。新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三节人的生殖和发育,介绍生命的孕育抚养过程,让学生了解父母抚养孩子的辛苦及父母所具有的爱心和责任心,从而产生热爱与感激父母的赤子之心。这时再介绍一些动物之间情感美的事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增强学生对长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分工合作以及对集体的责任感,可以用蜜蜂、蚂蚁王国和狒狒群体的有关知识感染学生们,相信在不断的引导中能促使学生们在负起各种责任的同时肩负起社会道德感的重任。
  总之,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生物教师要善于挖掘生物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性。让德育真正通过生物教学的途径渗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点亮每个学生心灵的德育闪光点,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