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课标背景下数学课堂改革的体会

2011-12-31翟皎玲

新课程·上旬 2011年9期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教育进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形成一个新的教育机制,并建立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新教育理念,促
  进人才开发。它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养成教育”思想,树立起人才个性发展观,对培养出更新、更异、更优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专业素养;数学课堂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新课程改革。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逐渐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它的目的和主旨是多元化、多领域地扩展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更广的涉猎多学科的知识。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应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的基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向信息化社会的新教育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成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它必然要求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出现。这种新的评价体系既要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全面评价,又要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任务
  1.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数学课程,必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理念的首位,强调从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文化价值以及数学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的反思方面获得发展。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正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教师在实施新的数学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总之,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新课程改革在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改善学生学习的方式,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它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提出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学生的成长的高要求。数学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全面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育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
  (作者单位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