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2011-12-31杨建玲

新课程·上旬 2011年9期

  摘 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一定会应用于实践中,甚至不一定有应用的意识。提出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教育;传统教育;应用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通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让中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积极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快乐地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数学课堂的应用性
  我们知道,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要致力于数学知识的生活应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是服务于生活的,因此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要源于现实的生活,应当要能够适应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这样才能够让数学课堂不会过于空洞。除了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和生活化之外,一定要避免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过多讲解一些枯燥乏味,与实际脱节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多进行实际训练,锻炼和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能够切实抓好他们的数学实际操作能力。
  二、数学活动的应用性
  数学教学中,除了数学课堂的学习之外,也要进行大量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事例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让学生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其主动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而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进行合理的数学实践活动安排。
  三、数学应用于其他学科
  数学应用在其他学科之中也应当得到体现。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不仅仅要从数学课堂和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两方面进行。要知道,数学除了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世界影响的文化。既然是文化,就不可能和其他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分割开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要加强数学学科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范围。让数学和其他学科得到很好的融合和渗透,让学生能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对数学应用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全面提高数学的应用性。
  四、数学习题的应用性
  数学的习题是课堂之外学生有效巩固数学知识和进一步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习题的编制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个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让人更好地进入社会生活的工具。
  五、数学理念的培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理念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说,数学理念的正确形成是学好数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正确的数学应用理念呢?首先,数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非常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和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深刻了解数学,进一步产生数学概念的资料。因此让学生阅读一些数学历史和数学小品文是形成良好理念的方式之一。其次,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意识,告诉学生,数学是一门为了让他们生活更加方便而存在的学科。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需要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且要坚持贯彻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教师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数学的实际教学和应用教学。只有让学生应用数学,才能够让学生更加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民.中学数学教与学[J].中学理科,2008(2).
  [2]钟浩.数学教学[J].读书时报,2008(2).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万全县万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