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教学绽放审美之花
2011-12-31丁成城
新课程·上旬 2011年9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一、反复吟诵,品味古诗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是说语言的音乐美、精确美和凝练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怎样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它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最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一诗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理解词句,领悟古诗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四、探求意蕴,理解古诗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涵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会被扼杀的”这一深刻哲理。
根据哲理诗的特点,要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如李绅的《锄禾》,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美。二是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涵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三是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教师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迎幸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