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活”起来 思维“动”起来
2011-12-31潘冬梅
新课程·上旬 2011年9期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已有知识经验,结合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及学生思维状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让教材变得“活”起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让数学课堂变得趣味盎然。
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知识是伴随情境出现的,怎样合理地呈现情境,教材编写专家们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我们首先应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特别是注意挖掘情境中蕴藏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地使用教材,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案例】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学片段(三年级下册)。
1.媒体演示动画情境:从一辆卡车上搬下10箱牛奶,每箱12瓶。10箱牛奶分两堆堆放,每堆5箱;其中9箱已放好,还有1箱正在放。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
2.学生思考“够不够”,计算10箱牛奶有多少瓶?
3.学生自主探索12×10的计算方法。
生1:我根据图中已摆好的9箱和1箱牛奶,先算9箱的牛奶瓶数12×9=108,再加上1箱的12瓶,合计120瓶。
生2:我是先求出5箱的瓶数再乘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进一步从数的组成角度和乘法意义的角度提示思考更简洁的算法。
生3:12瓶里有一个10瓶和一个2瓶,10箱就是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所以是120瓶。
生4:1个12是12,10个12就是120。
……
【评析】
教材情境图在学生新旧知识间架起了桥梁,有效地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及时进行提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新算法比原来的方法更简洁,从而增强学生探索解题方法的信心。
二、因材施教,科学改编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教师如果能把教材上抽象的、静态的数学知识,根据需要改变成动态的、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发现、探索、体验挫折与成功,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这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
“求平均数”教学片段(三年级下册)。
1.实践活动,统计套圈。全班举行男女生套圈对抗赛,四个组在教室的前后,每人套15个圈,由组长负责统计男女生套中的个数,填写本组同学的套圈成绩。
师:根据这些数据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1:我的套圈成绩在小组里是好还是差?
生2:男、女生平均每人各套中几个圈?
生3: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生4:我们全班同学套中的平均成绩是几个?
……
2.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要想知道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就要找一个相对的标准,也就是要找一个公正的判断方法,即算出男(女)生每人套中几个圈?各小组讨论后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把本组男生套中的个数加起来的总和除以小组男生人数;
方案二,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算出小组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
三、高屋建瓴,左右逢源
教材是由一个个知识点组成的,其呈现方式是按照一定的知识序列逐一呈现的,但其蕴涵着极强的结构性。如果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仍然按照教材中的知识序列对知识点一个个孤立地进行教学,那么零星的知识就无法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如同盲人摸象般,只看到局部而不能了解其整体,理解上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数学知识间的整体联系,既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迁移,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
【案例】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教学片段(一年级下册)。
1.课前教师调查了一年级学生认识大额人民币的情况,发现有少数学生还不是很清楚,甚至不认识,因此在学习1元以上的人民币时,教师多次利用学生间的交流,让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实现“互补”。
2.教师先请学生回忆以前家长是怎样为自己付85元饭钱的,然后再自己尝试付钱。
生1:我付一张100元。
师:他的付法对吗?谁来说说理由。还有没有和他差不多的付法?
生2:我付两张50元。
生3:我付五张20元。
生4:我付九张10元。
生5:我觉得以上几种付法都要找钱,我能付得正好,我付四张20元和一张5元。
师:请大家算一算他付得对吗?
生6:我付八张10元和一张5元。
师:有谁知道他的付法和上面的付法有哪里不一样了?还有不同的付法吗?
生7:我付一张50元、一张20元、一张10元和五张1元。
师:那么你们觉得刚才这么多种付法中哪种最简便呢?
……
总之,教师使用和处理教材是一项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基于教材、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束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活用教材,创生教材,主动地、合理地、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去感受数学的内涵,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