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
2011-12-31黄道惠
新课程·上旬 2011年9期
摘 要: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新课标要求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来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的探究本质,并逐渐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我们提倡探究式学习应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接收式教学。接收式学习关注的是过去和结果,探究式学习关注的是过程和未来。
关键词:科学;课堂;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收集证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的局限,在科学课堂上,学生不可能独自完成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探究式学习是给学生举出一些事实和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研究客观事物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动因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科学的概念,即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内容、学生的知识现状和教学要求,自行设计、编排探究模式。以下是我在教科学的几年时间内,总结出来的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几种模式:
一、教师给出结论,由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教学模式适合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当然这些认识可能是错误的,会与老师给的结论相冲突。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大部分学生能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浮力这一部分内容难度大,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在探究中有一定的方向,教师根据学生对浮力的认识,告诉学生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这一结论。而学生对浮力是有一些认识的,当教师给出这个结论后,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提出他们的想法:认为浮力应该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浮力的大小应该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浮力的大小应该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浮力的大小还与物体所处深度有关等等。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很自然地开始了。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再设计实验证明老师的结论是正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记忆特别深刻。
二、教师给出探究方法,由学生探究问题,得出结论
科学这一科目中,化学知识对初中学生来说,特别抽象,生活经验特别少,甚至连化学物质都不认识,不会对物质进行分类。化学实验操作的仪器多、规则多,有很多仪器是第一次使用,当学生面对这一类探究时,头脑一片空白。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探究方法,给学生指明一个探究的方向。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先设计好实验报告,教给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仪器使用规则,教给学生如何观察现象,教会学生认识物质后,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酸能与所有金属反应吗?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吗?等等。学生在顺利的探究中,看到魔术般的化学反应现象,实验的成功,结论的顺利得出让学生们很有成就感,兴趣非常浓厚,非常想知道原因。再告诉他们反应方程式时,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难的就变容易了。
三、教师指导下的全程探究式学习
教师指导下的全程探究式学习是指教师只给学生列出事实,引出学生的探究话题,由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得出结论。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实验探究过程不是很复杂,就可以在课堂上运用这一模式了。
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学生独立发现、探究,从而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是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自行设计、编排模式。不管采用哪种模式,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冲破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实验,让他们循着科学家的思路去想、去做,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随机指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他们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龙岗区平安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