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2011-12-31郭新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9期

  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中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一、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继承和衔接
  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同素异形体。(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级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一年级需对初中某些知识进行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级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年级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继承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生理,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师应:(1)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有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内容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受益终生。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以上有关高一年级与初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作者单位 河北省藁城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