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英语课堂呈现和谐之美

2011-12-31胡争银

成才之路 2011年30期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成功的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更应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要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要使教师、学生、教材等诸多要素完美而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种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序的多样统一的和谐气氛。这种气氛就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和谐美,它能使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媒介,自然而轻松地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
  那么怎样创造英语课堂教学和谐美的气氛呢?
  一、要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伙伴关系。教师是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英语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而又主动的因素,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学”反过来也会促进教师的“教”,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师生协调,上下同欲,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讲,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
  师生协调,上下同欲,还要取决于课前对学生的认真了解,课上对学生的仔细观察,课后对学生的热情关怀。备课,一方面要“备课文”,另一方面要“备学生”,要把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迅速纳入课前的备课环节之中,要认真细致地了解一班同学的学习情况,所确定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都要符合全班同学的知识实际、年龄实际,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备课时心中要时时想着学生,必须通过对学生基础情况现状及接受能力的客观分析,来确定恰当的知识起落,对知识信息星罗棋布的各篇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筛选,有主有次、有详有略,以保证学生有兴趣、有能力接受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但是,备课时无论怎样精心设计,每一环节不可能安排得天衣无缝,每一学生不可能都照顾得很周到,因此,课上教师仔细观察学生,是驾驭英语课堂教学达到和谐美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挚爱之心。“爱是教育中的润滑剂”,爱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的和谐统一。教师从各方面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就会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迎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也会以深深的爱回报老师,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搞好学习,从而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妙气氛。
  二、要做到教师和教材的和谐统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教材相互依存。教材是教师认识的对象,是教师借以形成教学能力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教材又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教师是沟通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发生关系的主要媒介。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达到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统一呢?
  要达到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统一,必须使教师所讲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和谐统一;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材本身的特点和谐统一;教师的情感与教材所表现的情感和谐统一。要达到这些方面的和谐统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做到“入手其内”又“出手其外”。
  所谓“入手其内”,就是教师必须“钻进”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现行的初中英语课本是一套极富德育意义的教材,它图文并茂,字间行间无不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教育。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在内容上与德育紧密相连的特点,本着教育人的原则,细心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通过英语教学引导学生在逐步掌握语言交际工具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操陶冶,使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大大提高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所谓“出手其外”,就是教师“钻出”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教材中“走”出来,用恰当教学方法,把这些东西传授给学生,以达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借助教材中一些鲜明生动的事例,进行启发式谈话,把教育内容和英语知识糅合在一起,增强感染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思想实际、结合课文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如通过图片并茂的讲解、生动有趣的对话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也可让学生自己用英语写小结从而锻炼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可表演短剧,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思想教育;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寓教于乐之中等等。
  三、要做到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材也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开的,教材内容是学生认识的主要对象,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点、语法体系等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主要通过教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如何达到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呢?首先,必须要求学生熟悉教材,搞好课前预习。预习是课堂教学前的一种预习性学习,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自学,初步熟悉课文,然后到课上与教师的分析相印证。课前预习,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指导,可通过提示或布置思考题的方式进行,教师还必须在课上引导学生通过对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进行连贯性思索,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多种方式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达到对教材的和谐统一。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是随着教师的分析、讲解,随着学生疑难问题的逐步解决的。
  总之,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师、学生和英语教材之间的关系,让初中英语课堂绽放和谐之美,是真正实现增强学生英语素质能力的必经之路。
  (邳州市邹庄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