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的师生互动

2011-12-31吉利

成才之路 2011年30期

  摘要:毋庸置疑,现代社会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初中英语教学是引导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性环节,不可忽视。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缺乏生气的现状,有必要进行一场全方位的师生互动培训。事实证明,只有师生之间展开了和谐、多元的交流互动,英语知识中所包含的抽象、复杂性才有可能被减淡,学生才有可能被真正地激发起学习英语的自主热情。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开展,“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不仅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抑制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同时也阻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从互动式教学模式着眼,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引导,使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要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这样,就使得“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创造教育成为可能。
  一、明确互动目的,打破形式化误区
  开展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培训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个人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在一些教学公开课上,教师可能绞尽脑汁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互动方式,让课堂变得十分“热闹”。但在这么喧闹的表象之下,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学到有用的英语知识呢?也许答案是不尽如人意的。所以说,判断师生互动是否行之有效,并不在于形式上是否“花哨”,而是在于最终的教学成效。初中英语互动教学必须要打破形式化的误区,规避形式化追求对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因此,在深入初中英语师生互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互动目标——即通过有效的教学互动形式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消除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之间的“隔膜”,便学生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在明确师生互动的目的之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便会更加有的放矢。
  二、融入教案设计,组织合作学习格局
  教案设计是任何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应当走在课堂教学的前一步。为了落实初中英语教学的互动程序,教师有必要科学、细致地编排教案,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细化,在具体的教学步骤中融入互动环节。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语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均处于成长阶段,并且由于语言素质上的差异性,个体之间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在面对这些差异化明显的学生个体时,教师不能强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而是要注重个体的均衡发展。这个时候,组织小组学习、合作式学习是一个有益的教学渠道。教师可以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让不同成绩的学生能够相互竞争、相互合作。例如说,教师组织一次主题为“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的趣味讨论会,让学生们在多个层面讨论中文和英文的不同。这样一来,处于小组合作格局中的初中生便能发挥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并体会到一种合作竞争意识。
  三、在互动中寻求知识导入和兴趣引导的有效突破口
  鉴于英语的语言组织习惯与中文大相径庭,在学习过程中不易于把握,可能会引发某些学生的抵触消极心理。教师应尝试将互动作为知识导入和兴趣引导的一个突破口,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促成知识的“传输——接受”行为。比如说,英语课文的每一个章节都用一个主题,比如在学习《what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等载体,用图片、影像、FLASH等形式来呈现各种度假计划,并询问学生的暑假计划。在这种愉悦的互动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情绪将被激发出来,继而成功延续到了课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这种互动化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轻松地过渡到这一章节单词、短语、语法点(用现在进行时代替将来时)的学习上,达成初中英语课堂的良好局面。
  总之,初中英语教育阶段是青少年英语学习的启蒙时期,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学习水平与个人兴趣。只有初中英语教学构建出师生之间灵活、多元的沟通互动模式,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教学主导要素之间才能形成良性运作关系,继而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获得更大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杨伟莲.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际互动[J].考试(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