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物学科解题能力探析

2011-12-31徐超

成才之路 2011年30期

  摘要:针对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科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运用生物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解题能力;方法策略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及最终评价就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强弱。生物学科解题能力就是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有限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呢?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弄懂概念,吃透原理
  在学习中首先要深刻理解概念,掌握原理的本质,这样遇到各种实际问题,才能分析准确,判断无误。
  例1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A.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动B.草履虫向光游动
  C.正在狂叫的小狗见人弯腰就逃跑
  D.人少量血液流出皮肤后很快凝固
  这一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反射概念的理解,反射一定要有神经系统的参与。答案A是植物,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应排除。B、C、D都是动物,但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也应排除。答案D人虽有神经系统,但血液凝固只是血小板起的作用,神经系统没有参与,所以也应排除。答案C中小狗看见人弯腰以为要拿东西打它,故逃走,是大脑参与判断后作出的逃跑决定,所以本题准确答案应为C。可见只有准确把握反射的内涵,才能完成该题。(在八年级上册36页反射的定义:“人体通过神经系统能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就是反射。”定义中只涉及“人体”,其实有神经的动物也是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应作补充说明)
  二、学会方法,掌握规律
  目前,初中生物考试卷中多为选择题和视图作答题:选择题小巧灵活,具有迷惑性;视图题直观面广,具有综合性。因此,在解题时不仅要正确领会题意,还有仔细加以推敲,抓住问题的本质。
  1. 仔细审题
  由表及里,抓住本质,勿被表象所迷惑。有些题目并不难,但如果在解题过程中粗枝大叶,不假思索,随意作答,常会造成失误。
  例2 将无毛桃植物的枝条嫁接到有毛桃植株上,无毛桃植株的基因型为AA,有毛桃的基因为aa,在自花传粉的情况下,接上去的枝条所结桃子的基因型是()。
  A.AaB.AAC.aa
  这题迷惑性很大,本题涉及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基本知识,读题后很容易朝这方面思考,从而选择答案A。这是没能将题目多审几遍,没注意到嫁接是无性繁殖,基因型是不变的,所以B才是正确答案。
  2. 抓住关键
  即分析题意,寻找关键,打开解题的突破口,弄清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例3下列现象中由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是()。
  A.强光刺激瞳孔缩小B.闻到肉香唾液分泌增多
  C.切洋葱时流眼泪D.听到相声哈哈大笑
  本题既考查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又进一步考查学生对条件反射中的两种类型的掌控情况,一是由具体实物引起的人和动物都存在的反射现象,另一种是由抽象的语言文字引起的反射现象,后者是人类特有的。因此学生作答本题时,关键是抓住题中“具体刺激”“条件反射”这两个重点。A、C都是非条件反射,D是抽象的语言文字,只有B答案中的肉香才是具体的实物刺激,符合题意要求。
  3. 把握规律
  以不变应万变,严格按规律解题。
  例4取两个大小品质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相同大小的洞,A萝卜洞内倒入浓盐水,B萝卜洞内倒入等体积的清水,半小时后,观察两个萝卜洞内液面的变化,并比较用手捏萝卜的感觉。(1)A萝卜洞内的液面____ ,B萝卜洞内的液面____(选择上升或下降)。(2)A萝卜的硬度____ ,B萝卜的硬度____(选择变大或变小)。初看本题好像无从下手,仔细思考其实本题考查的就是细胞吸水原理。细胞吸水了,萝卜变硬,液面下降;细胞失水了,萝卜变软,液面当然上升了。无论题型如何千变万化,只要把握规律,找到问题的本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学会迁移,注重应用
  初中生物列为中考科目已多年,许多题目的设计也更加新颖,直截了当的考题越来越少,更多题型是与物理、化学、地理等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或者和日常生活的实例联系在一起。这些题初看好似考查生物课本以外的知识,其实答案仍是课内知识点。
  例6眼球内的折射光线结构中起到凸透镜作用的是()。
  A.晶状体B.房水C.玻璃体D.瞳孔
  本题联系到物理中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的知识。A、B、C虽然都对光具有折射作用,但苏教版初中物理八上110页明确指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所以本题应选A。再如:验证光合作用产物是氧气,要联系化学中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呼吸作用产物二氧化碳,要联系其化学性质,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四、积累资料,归纳整理
  在学习中通过“认真看书——听课理解——严格训练——分析归纳”,搞懂概念原理,理顺解题思路,还要把平时练习题、测试题等资料进行归类。如血液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尿液形成过程中的滤过与重吸收,光合、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及能量转化过程等整理成文;把那些联系实际灵活多变的题目用彩笔做上记号;好题易错题整理成册;特别对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综合题,纵横比较,把握规律,使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条理性、系统性,利于记忆。
  总之,学生只有在弄懂基本原理和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上,在精做“活题”中寻求可行的方法和解题规律,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学科的解题能力。
  
  (邳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