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商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2011-12-31徐镇红
成才之路 2011年30期
摘要:教师自身具备的情感品质,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较高的情商有利于教师在幼儿园开展情商教育;能够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做学生心灵的健康使者;便于增强师幼情感;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幼儿;情商;影响
情商亦称情感智商、情绪智力,相对于智商而言,是指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承受外界压力、不断激励自己和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它包括五种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自知、移情、自律、自强和社会技巧。具体来说,第一是了解自己的能力。第二是感知他人的能力。第三是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能力。第四是以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的行为和能力。第五是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或者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但要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与幼儿心灵接触沟通的能力,唤起幼儿内在潜能的能力,能促进他们在认知过程中人格的、情感的提升与和谐发展。正因为情感对智力、人格的发展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自身具备的情感品质,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便于在幼儿园开展情商教育
情商教育是做人的基本,也是情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听读教材中无论是诗的意境、童话的主题,还是寓言的寓意,都是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引导幼儿。有些道理不用教师去强调,孩子在教师安排的活动中,通过看看说说,就能领会到美好的感情、深刻的道理。因为孩子是爱模仿的,因此说识字模仿活动对培养幼儿良好情绪、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
对于那些表现欲望强烈的幼儿,教师在活动中要给布置他们任务,如注意观察其他小朋友的表演,请他们来评价别人的活动,这样来转移他们的注意,使他们不断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耐心。天真、快乐、活泼、学习专注是幼儿高情商的表现,而教师具备良好的情商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能够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做学生心灵的健康使者
作为教师,要想顺应历史的要求和选择,为国家培养出高情商、好智商的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一个高情商的成熟的教师,能够在课内,注意培养自己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的能力,营造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师的威信。课外,主动与学生交流,既做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生活、心理的指导教师。把爱留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用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师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激发学生情感内驱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健康向上的情感追求来示范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三、便于增强师幼情感
热情与表扬是增强师幼情感的基本保证。较高情商的教师善于鼓励、表扬幼儿。热情与鼓励对原来成绩水平低、缺乏学习动机的幼儿有良好的影响。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经常面带笑容,主动热情地和幼儿打招呼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幼儿的亲近。
四、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生活的丰富,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建立和维持,都离不开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决定一个人是成功、幸福还是失败、痛苦的主要因素。
当代独生子女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这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大敌。不难想象,一个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霸道,不能体察、理解、关心别人的人,不论是在学校还是步入社会,都很难得到别人的接纳、喜爱和帮助。
教师要培养孩子善良、诚信、遵守规则的品质,多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帮他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让他学习如何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培养他对别人的想法有同感,也就是培养他移情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来提高孩子理解他人的能力,多给孩子创造与别人合作的机会。在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
教师的情商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该通过积极的自我感受,形成适度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贡献感,自觉地根据自己的职业信念感激励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的活动中,培养更多健康、乐观、活泼和具有自我激励能力的幼儿。
参考文献:
[1]柏华.EQ情商[M].北京:中国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