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改进实验

2011-12-31秦春庭

成才之路 2011年30期

  一、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含有多种光合色素,这些色素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中,可采用丙酮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扩散得慢,这样就可以用纸层析法将不同色素分离开来。
  二、实验改进
  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和季节的差异,使高中生物学“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难以按教材规定进行,为了在全年级开展学生实验,同时也欲探索在一年中的春夏两季怎样做好这个实验,我们对实验中材料和层析液的代用品进行了对比试验。
  1. 方法
  我们的实验是在高二年级,按照教材规定的典型材料菠菜不一定有,还有哪些材料可用来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呢?这时我们选择了学校内外常见的农作物和野生绿色植物如:青菜、韭菜、葡萄、蚕豆叶、桔、大叶黄杨、桅子、野菊花、月季、小叶黄杨、柳树、杨树、槐树等。组内每人试验1~2种,均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分别研磨后提取色素,再用纸层析法进行层析比较。至于层析液,课本中规定用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配制成。由于配制混合液比较麻烦,我们用单独一种有机溶剂代替是否可行呢?在试验中,我们选用了苯、甲苯、二甲苯、无水酒精、各种型号汽油、乙醚、乙酸乙脂等十几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将上述材料制成的滤纸条分别试验,并对层析现象及结果作好记录。
  2. 现象及分析
  层析后,在选用的材料中,青菜、桅子、野菊花、葡萄、桔的叶片层析后各种色素含量适中,分离效果好;小叶黄杨、月季、大叶黄杨的角质层厚不易迅速充分的研磨,因而色素不能完全提取出来,滤纸条的色素偏淡;蚕豆、柳树、杨树、槐树、韭菜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低,在滤纸条上几乎都是类胡萝卜素。
  在试验的层析液中,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乙酸乙脂较为理想,层析时速度快,各种色素分离现象明显;无水酒精同样能使色素分离但速度较慢;丙酮、乙醚层析较快,但各种色素彼此不易分离,且乙醚层析液往往使色素尤其是叶绿素变暗,色彩失真。
  3. 结论及建议
  经过上述的试验,我们觉得实验的材料除了菠菜外,还可选择青菜、野菊花、葡萄、桅子、桔等材料,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是色深、绿浓、叶软、多汁。夏季,这些材料常见,采集方便;而层析液,不必用混合液配成,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乙酸乙脂等都是可选的层析液。
  通过实验,我们体会到:中学生物学中的有些实验是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只要探索挖掘、创造条件,条件再简陋也是能够做好的,尤其是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完全可以寻找代用品,同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的某些规定也是相对的,只要主动认真、勇于探索,一定会取得实验的预期目的。
  
  (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