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2011-12-31闫建志

成才之路 2011年30期

  随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注重能力的培养,一改昔日的传统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就拿现代文阅读来说,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下面,笔者就简单谈谈现代文阅读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一、把握主旨,理清脉络
  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有一个真正的把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循着文章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舟,事半功倍。
  二、检索范围,准确摘取
  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上,就是要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篇文章中有些词、句子含义深刻,或者包括哲理,或者点明中心,或者是耐人寻味的,这些词和句子同学们一定要去理解,这样的例子在课本中是很多的,答案尽量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三、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精彩的语句很多,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学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 比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 拟人
  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 反衬
  反衬的作用是本体事物的相反或对立面去陪衬出本体事物的特征。
  4. 对比
  对比的作用在于事物之间相互比较,使好的事物更好,坏的事物更坏。
  5. 反复
  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6. 排比
  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中心。
  四、综合分析,全面考查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字数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稍大。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宝丰县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