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递贝多芬之吻

2011-12-31

成才之路 2011年30期

  在布达佩斯有个刚刚16岁的孩子,大器早成,显露出演奏钢琴的非凡才能。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孩子与其音乐老板发生了矛盾而遭到冷落,陷入了毫无用武之地的困境之中。
  那时,正逢李斯特的最后一个学生、著名钢琴家冯·索尔先生来到布达佩斯。纯属偶然的相遇,冯·索尔先生要求这个孩子为他演奏一曲钢琴曲。
  孩子竭尽全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舒曼的《蝴蝶》。
  当孩子结束演奏之后,冯·索尔先生站起身走近孩子,并在孩子的前额上深情地吻了吻。他激动而庄重地说:“我的孩子,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成了李斯特先生的学生。在我上完第一课之后,李斯特先生吻了吻我的前额,然后说:‘好好记住这个吻,这是贝多芬先生听完我的演奏之后给我的’,为了把这份神圣的遗产传给后人,我已等了许多年,现在我认为你应该得到它。”
  后来,这个孩子在回顾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时,一往情深地说:“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冯·索尔先生对我的赞扬更有意义的事了。贝多芬之吻奇迹般地使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帮助我成为今天的钢琴演奏家。”
  大师贝多芬将赞美和鼓励之吻送给了李斯特先生,李斯特先生将贝多芬的赞美和鼓励之吻传给了冯·索尔先生,冯·索尔先生又将贝多芬的赞美和鼓励之吻传给了这个深感失意的孩子……这是在传递贝多芬的赞美和鼓励之吻。
  传递贝多芬赞美和鼓励之吻的实质,就是传递爱心,就是传递成功,就是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助互惠的良性循环。
  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的爱心帮助。
  每个人也都可以用爱心帮助别人去争取成功。
  每个人都应当既是得到爱心帮助的受惠者,同时又是付出爱心帮助的给予者。
  
  (本文选自《魏书生的故事》,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