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分为二涵三”
2011-12-31宋滨来
宋滨来
(海南大学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论“一分为二涵三”
宋滨来
(海南大学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近年来,用“三分法”分析事物矛盾的诸多立论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的内涵。究其根源,对立统一规律深藏着辩证法范畴“三”的丰富内容。它是辩证思维方式的精华所在。老子的“二生三”、黑格尔的“第三者”以及恩格斯的“中介”等一系列论点,启示着我们解读辩证法范畴“三”的属性和功能。
辩证法;范畴“三”;一分为二,和二而三;一分为二涵三
传统哲学把“对立统一”表述为“两分法”、“两点论”,称之为“一分为二”。它深刻地把握了矛盾双方的“对立”,但却难以把握双方的“统一”,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个一极端。于是有人提出“合二而一”,以匡正其偏弊。可是,其“合”、“一”的主张,被视为否认“对立”,有人斥之为形而上学,甚至成了学术公案。“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两个命题是对矛盾属性的不同表达,由于各自侧重点的局限,留下了系统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广阔思考空间。
2000年庞朴先生提出“三分法”,认为:“三分法的关键,它有别于二分法的关键,在于二分法见异忘同(只见对立不见同一)志在两边(两极、两端),而三分法则兼及规定着两个相对者的那个绝对。绝对者,可以说是三分法的第三者。”[1]10本文认为,“三”不是数量或排序概念,而是辩证法的范畴。它超越“二分法”,把“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统为整体,即“一分为二,和二而三”,简言之:一分为二涵三。
一、前人对“三”的探索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参两”范畴。“参两”源于《周易·说卦》,意思是“参天两地而倚数”。“参”意同“三”,“两”是指“双”。老子的《道德经》明确表达了“三”的思想,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80-81元代吴澄《老子注》解释此说:“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冲虚一气生阳生阴,分而为二,阴阳二气,合冲一气为三,故曰为三”。吴澄认为事态包括三步:第一步,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第二步,冲虚一气生阳生阴,分而为二;第三步,阴阳二气,合冲一气为三。
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正蒙·参两》提出了“一物两体”的命题。他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3]10意思是:统一物分为阴阳两个对立面,就是气;对立面的统一之所以有气化运动的潜能,并神妙莫测,是由于其中存在阴阳两个对立面。有对立面,才能有运动变化的过程。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存在于统一体中,这就是天是“三”的道理。张载举例说:“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3]11引文出处用现在的话说,一切事物都是“一”与“两”的矛盾统一体,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含有对立面,对立面又存在于统一体中。张载认为,“一”指太极之气,“两”指阴阳对立,太极包含阴阳则为“参”。“参”中含有“一”和“两”,一中有二,二中有一,“数虽三,其实一也”,“参”既是“一”与“二”对立统一。这是包括气在内的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本性。
西方哲学中,黑格尔说:“排中律是进行规定的知性所提出的原则,意在排除矛盾,殊不知这种办法反使其陷入矛盾。说甲不是正甲必是负甲;但这话事实上已经说出了一个第三者即甲,它既非正的,亦非负的。它既可设定为正的,亦可设定为负的。譬如,正西指西向六英里,负西指东向六英里,如果正负彼此相消,则六英里的路程或空间,不论有没有对立,仍然保持原来的存在。即就数的单纯的加减或抽象的方向而言,我们也可以说以零为它们的第三者。”[4]
恩格斯在辩证法思想的论述中,强调“中介”的存在。恩格斯指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对自然观的这种发展阶段来说,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再够了。辩证法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5]列宁在阐述辩证逻辑时强调:“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6]可见,中外前人都重视“三”是辩证法中普遍存在的范畴。
二、“三”的属性及功能
辩证法范畴“三”具有多重属性,并发挥着重要功能。
首先,它是矛盾对立双方和事物之间的“中”、“中介”。从事物矛盾的静态结构上看,任何事物矛盾的对立两极都不只是两端,还有居于两极之间的“中”。居间的“中”既不是对立的一方,也不是另一方,而与双方共存。黑格尔称之为“第三者”,恩格斯称之为“中间阶段”、“中间环节”、“中介”。在列宁看来,它是“中介”(媒介)。
人们分析矛盾往往注重对立的两极,而轻视其“中”。“两点论”如是。庞朴在《浅说一分为三》一文中指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性……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他进而列数道:“在鲁莽和怯懦之间是勇敢,在放纵和拘谨之间是节制,在吝啬和挥霍之间是慷慨,在矫情和好名之间是淡泊,在暴躁和蔫弱之间是温和,在吹牛和自贬之间是真诚,在虚荣和自卑之间是自重,在奉承和慢待之间是好客,在谄媚和傲慢之间是友谊,在羞怯和无耻之间是谦和,在嫉妒和乐祸之间是义愤,在戏谑和木讷之间是机智,如此等等。”[1]4显而易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也是“三”,可表述为:“中”=“三”。
矛盾统一体静态结构的“中”是“三”,但其仅是两极之间的“三”,此态的“三”是潜在的,似乎是对立两极的附属品。但是,对立两极是变动不居的,而“中”在两极之间也不是僵死的、消极的,而是活跃的、积极的。当对立两极互动时,“中”的身份随之凸显。变动中的两极“融合”或“过度”都是通过“中”实现的,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矛盾统一体静态结构的“中”在动态变化中承载着“融合”“过渡”两极的使命,由“中”化身为“中介”,依然凸显着“三”的客观存在。“中介”是“中”的凸显。事物由旧状态,转化为新的状态,需要经过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或过渡的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因而是一事物向另一事物转化的中间阶段,即“中介”。恩格斯说:“所有的两极对立,总是决定于相互对立两极的相互作用;这两极的分离和分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5]411列宁不满足抽象地谈论“相互作用”,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因果联系的“相互作用”问题的分析,对“相互作用”的关系作了重要的补充,指出:“仅仅‘相互作用’=空洞无物,需要有中介(联系),这就是在应用因果关系时所涉及的问题。”[7]137列宁对世界的普遍联系,作了精辟的总结性说明:“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7]85可见,“中介”范畴在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了“中介”,对立的双方才能够建立起对立的关系,对立两极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才能得以发生,事物由旧状态向新状态的转化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它是统一体对立双方相互斗争、排斥的结果。“三”作为静态的“中”在动态中变身为“中介”之后,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对立两极相互超越的主角。此刻,夹在两极间的“中”脱颖而出,嬗变为特立独行、挺身而出的第三者。潜在的“三”,现形为实在的“三”。老子称之“二生三”,黑格尔称之“正、反、合”。庞朴先生对此作了分析,指出“和亚里士多德的区分两极与中道的平面而静态的三分办法不同,黑格尔更进而提出发展的正、反、合规律。黑格尔的庞大体系,便是用正反合的三分办法螺旋上升而构筑成功的。”[1]5
例如,商务活动中的卖家报价、买家还价和成交价是静态结构的一者、二者和第三者。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中,卖家报高价,买家还低价,高价与低价之间有着价差区间。价差区间的每一个价位都既不是卖家的报价,也不是买家的还价,而是第三者。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是为了使这个价位接近于自己的偏好。体现商品价值及满足供求关系的行情价仅仅是其价差区间的价位之一。一般说来,它是成交价。成交价既不是卖家所报的高价,也不是买家所还的低价,而是第三者,它是变动不居的对立双方相互斗争、排斥的结果。中国古代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渔翁因何得利?鹬蚌相争,各逞其强你死我活,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这是必然结果。
老子《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恒也。”[2]3-4老子表述了潜在的“三”。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80-81。实在是精辟,他阐明了由潜在的“三”到实在的“三”。
第三,它体现矛盾事物的整体性。辩证法区别于形而上学的本质之一在于是否把事物看成有机整体。形而上学不见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认为事物彼此孤立,原因是其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辩证法主张事物之间普遍联系,世界万事万物统一为有机整体。有机整体的统一性的关键是矛盾“对立两极”的“统一”。对立两极统一为整体的建构因素在于“三”。“统一”与“同一”有所区别。矛盾的同一是指对立两极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同一”甚至包含对立两极的“等同”,如“生产”即是“消费”。“统一”则是指截然相反的两极不可分割,共处一体。对立两极由于“中”和“中介”的存在而是一个“统一体”。由此我们发现,“统一体”含有对立两极的“统摄”的含义,因此“整体”是“两极”有机结合,自然是“三”。如:“太极图”中(见图1),阴阳两极之间的分界线是“中介”是“第三者”,它把两极联接在一起,构成统一体,也可看做是两极的加合的“三”,是整体。人类的境遇,有福有祸。福是福,祸是祸,境遇截然不同,但是福祸相依是整体。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第三条道路。历史上,社会主义理论家曾经断定第三种社会形态必然向两极分化而很快消失,但事实上没有。
图1 太极图
第四,它左右着事物变化的方向。当对立双方排斥、过渡时,“三”由对立双方的力量不同影响而左右事物发展的方向。庞朴在《浅谈一分为三》中举例:“以行路为例,左一步,右一步,这是表现出来的相对的两极;两极之间,有不作独立表现的绝对者存焉,那就是方向。这个方向,规定着、协调着、左右着左右步伐,把自己的“体”体现在左右步伐的“用”上。二分法里,没有给绝对者留出位置,在三分法,它则受到特别重视。”[1]10在这一例中,“三”主导着左右的走向。“三”是居间者,对立两极相互排斥、斗争,一方要压倒对方的时候,谁胜谁负的结局,被它左右着。“三”作为居间者,并不意味着绝对中立,不偏不倚。“中间”是一个区间,对立的两极转化、过渡的阶段、环节。中间阶段、中间环节偏左或偏右的取舍,决定两极转化、过渡的方向。中间偏右,事物转化则向右转。中间偏左,事物转化则向左转。如社会发展方向,在社会贫、富两个阶层之间的中间阶层,如果富起来,那么社会走向富裕,如果他们贫穷,则社会走向贫穷。社会学家主张在中国发展“中产阶级”不外乎让中间阶层富有起来,中间阶层是否富有左右着整个社会的贫富走向;社会两大对立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谁胜谁负取决于中间势力的倒向;国家与国家之间争雄,要争取第三国的支持;两党两派竞争领导权,要争取中间力量。争取到中间力量,就立于不败之地。
三、“三”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从辩证法范畴“三”的属性的分析中可知,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中,存在着范畴“三”。这一范畴不是外在于对统一规律法则的另起炉灶,而是对立两极之间的“中”,主导两极之间转化、过渡的中间环节、阶段以及两极分离转化的结果。可见,辩证法范畴“三”是对立统一法则之题中应有之义。对立统一法则所揭示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和内容的全部性质,是难以用“两点论”、“两分法”穷尽的。对立统一规律所揭示的事物运动的动力与源泉是由潜在的第三者使然。这个第三者是客观实在的,但却不被人们认同。作为揭示事物发展方向和过程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以“正、反、合”三个基本点,明明白白揭示了“三”的实在。质量互变规律作为揭示事物发展状态的规律,其基本范畴就是质、量、度,而且是量变和质变合而一同构成事物的质量互变。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和质量互变三大规律当中每一规律都包含着范畴“三”。它是理解“三分法”的关键。它使哲学的晦涩思辨变得直白、简洁。以范畴“三”为基石,用“一分为二,和二而三”,即“一分为二涵三”解读对立统一规律,克服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偏弊。
以“一分为二涵三”解读对立统一法则,其方法论的意义不言自明。理解了范畴“三”对于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协调”、“和谐”、“双赢”、“和平崛起”等社会发展的现实战略诉求具有方法论的启示。“五个统筹”之每一“统筹”都是抓住两者的结合点,即第三者。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例,“城乡统筹”之前,城市、乡村各行其是,偏重城市,慢待乡村,无视二者之间的“中”,导致广大乡村落后,城乡经济失衡,发展不可持续。“城乡统筹”即是抓住二者之间的“中”。
[1]庞朴.浅说一分为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老子.道德经[M].陈忠评,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3]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
[4][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54-555.
[6]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1.
[7]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 唐魁玉]
On"One Divides into Two Which Contains Three"
SONG Bin-lai
(Sanya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Sanya 572022,China)
Recently there are many theories which take the advantage of"one divides into three"method to analysis the contradiction of things,thus developing the connotations of Diagnostic Method.The Opposite and Unified Law contains the category"three"in the theory of Diagnostic Method and it contains the importance in the Diagnostic Method.The theory"Two contains three"of Chinese Laozi,Hegel's"the third" ,Engel's"Intermediary"and other theories,which help us to know the property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category"three"in the Diagnostic Method.
diagnostic method;category"three";the one divides into two and two contains three;one divides into two which contains three
B23
A
1009-1971(2011)04-0086-04
2011-03-01
宋滨来(194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