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复合地基路桥过渡段综合施工技术

2011-12-31刘鹏龙思明蔡永昌

铁路技术创新 2011年3期
关键词:桩帽褥垫筏板

■ 刘鹏 龙思明 蔡永昌

1 工程概况

京石客运专线涿州东站路桥过渡段施工综合考虑后期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施工。为保证线路的平顺性,最大限度降低不均匀沉降,在路桥过渡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刚性筏板、桩帽、掺5%水泥级配碎石、架梁支撑垫块,以及采用永久性端刺、摩擦板和过渡板施工技术,保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性。由于路基和桥梁工后沉降的降速率、沉降量存在很大差异,路桥过渡段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京石客运专线速度350 km/h,高速行车下的安全性、平稳性和舒适性极为重要,设计上对路桥过渡段采取分级加强刚度的方法,逐步将路基段工后沉降的降速率和沉降量向桥梁段过渡。京石客运专线涿州东站路桥过渡段为80 m,其纵断面见图1。

2 复合地基CFG桩加固

2.1 CFG桩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1)场地平整、施工放样。清除地面腐殖土将场地整平,整平标高为设计桩顶标高加50 cm;沟渠开挖后进行回填并平整碾压至设计高程,地表振动碾压Ev2≥45 MPa;完成地上、地下和空中管线的拆除或保护;全站仪定出主轴线后,采用50 m钢尺定出桩位。

(2)钻机就位、钻进、成孔。长螺旋钻机就位后,确保钻杆垂直对中。钻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桩位误差不大于5 cm。开钻应先慢后快,钻进粉土电流控制在100~130 A,黏土电流控制在140~180 A,粉砂层电流控制在150~160 A,电压为360~380 V。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孔底清土。

(3)泵料、成桩。按照“先泵料后拔管”的原则进行混合料灌注,每盘料搅拌时间控制在90~120 s,参考提拔速度为2~3 m/mi n,泵压控制在18~20 k Pa。成桩过程应连续,避免停机待料。灌注成桩完成后,桩顶盖土封顶予以保护。

(4)桩基检测。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在褥垫层施工前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在成桩28 d后、褥垫层施工完成进行,同等条件可在褥垫层施工前进行。

2.2 施工注意事项

针对京石客运专线的桩基偏位和桩顶断桩进行分析。

(1)桩基偏位和断桩原因。造成桩基偏位的主要原因不是测量放线,而是长螺旋钻机钻进时旋出土掩盖了放样点,清运时将定位的竹签或木桩破坏,或是钻进和灌注时地表土隆起致使放样点移动。造成断桩的主要原因:一是混合料初凝后弃土清除不及时,混凝土已达到一定强度;二是人工断桩头时方法不正确。

(2)桩基偏位和断桩预防措施。采用直径25 mm的钢筋棍在桩位处钉出一个10 cm深的孔,在孔内灌入石灰代替竹签或木桩。加强轴线桩保护,发生隆起时及时对桩位进行钢尺检查。混合料初凝后及时清土,并预留30 cm桩顶保护层。采用合理的断桩头方法,人工使用切割锯切割桩头四周,切割时尽量在同一平面,4人用钎子和锤子同时用力将其断掉。

3 刚性筏板、桩帽和褥垫层

3.1 刚性筏板施工及注意事项

在处理靠近桥头40 m的地基过渡时,C F G桩顶设0.2 m厚的碎石垫层(刚性筏板底褥垫层)和0.1 m厚的C20素混凝土垫层。垫层顶部设刚性筏板(C30钢筋混凝土板),板长40 m,板厚0.5 m,每20 m处设一道伸缩缝,缝宽3 cm,缝内设置深度0.2 m的沥青模板。刚性筏板现场浇筑,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时,表面不得行走,做好覆盖洒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可进行上部5%级配碎石施工。

3.2 桩帽施工及注意事项

在距桥头40~80 m范围,CFG桩顶设置C25钢筋混凝土桩帽,桩帽长100 cm、宽100 cm、高30 cm。施工时注意桩顶剔平凿毛,混凝土浇筑前用水清洗干净。

3.3 褥垫层施工及注意事项

刚性筏板底部设置20 cm厚级配碎石垫层。桩帽间采用级配碎石回填压实,桩帽顶设置50 cm厚级配碎石垫层,内铺设双向100 k N/m高强度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时,先铺设10 cm碎石垫层,碾压密实,铺设一层土工格栅,格栅搭接10~15 c m,每米用U形钉8根,均匀距离固定,保证土工格栅平顺;再铺设20 cm碎石垫层,碾压密实,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其上填筑碎石,碾压密实。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当基础底面桩间土含水量较少时,可采用动力夯实。

4 掺5%水泥级配碎石

掺5%水泥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长度:L=a+(H-0.4)×n。涿州东站路桥过渡段参数选择:a=57.5 m,n=2.0 m,H(7.0 m)为路堤填土高度,则L=70.7 m。填筑采用倒梯形,其坡度为1∶2,分层填筑,5%水泥是质量比,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50 M P a/m、Evd≥50 M P a、Ev2≥80 M P a和空隙率n≤28%。桥台与过渡段间设置空心砖隔离层和混凝土垫块(架桥机支撑垫块),拌制好掺5%水泥级配碎石必须在2 h内使用,压实好后要进行洒水覆盖养护。

5 端刺、摩擦板和过渡板

端刺及摩擦板长度设置原则大于40 m,且表面为无覆盖土的桥梁结构。过渡段设置的摩擦板长50 m,端刺、摩擦板宽9 m。摩擦板底部和端刺在掺5%水泥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进行反开挖施工。摩擦板与端刺采用预埋钢筋固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过渡板长5.0 m,下面的挤塑板厚为1.5、3、5 cm,垫层应分台阶施工,以保证挤塑板表面平整一致。过渡板混凝土与端刺同时浇筑。摩擦板的侧向挡块预埋筋的预埋位置应与桥梁上的位置相对应,当排水管与摩擦板钢筋或其他结构发生冲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排水管位置,确保与路基防排水系统相接。如果过渡板下的挤塑板与梁上底座板尺寸不同,应提前通知供应商单独加工,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6 沉降评估和效果检测、分析

(1)沉降评估。在路桥过渡段距桥头5、15、35 m处分别设置沉降监测点,横向结构物每侧设置监测点。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不少于3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多种曲线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趋势。常用评估方法有规范双曲线、修正双曲线、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指数曲线法、遗传算法双曲线法、Ve r hu l s t法、Asaoka法、灰色系统GM(1,1)算法等。无砟轨道路基过渡段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15 mm,过渡段与结构物间的预测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 mm,预测沉降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1 000。

(2)效果检测分析。2010年5—8月,采集了0#桥台、过渡段和普通基床表层上5个观测点的沉降观测数据,各项数据满足沉降评估要求,达到预期效果,为后期无砟轨道施工奠定了基础。涿州东站路桥过渡段沉降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涿州东站路桥过渡段沉降分析结果

[1] 曾俊杰. 地基处理技术[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TZ 212—2005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2005

[3] TB10001—2005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S],2005

[4] 铁建设函[2005]754号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S],2005

猜你喜欢

桩帽褥垫筏板
褥垫层参数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影响
高桩码头预制桩帽装配式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超高层筏板钢筋采用型钢支撑施工技术探究
桩体刺入全过程褥垫层的工作特性
浅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220kV GIS筏板基础设计研究
层状地基中单桩-桩帽-土共同作用等效剪切位移法
不同形式的结构层下褥垫层合理厚度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