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1-12-31范恒秀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运营开启了中国铁路高速新时代,不仅对快速扩充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二标的施工任务(含专业联合单位中铁二、六局)。自2008年1月进场以来,在京沪总指与济南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在设计、监理、咨询及专业联合单位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按照铁道部和京沪总指“四个精心”、“五个一流”、“六位一体”管理的总体要求,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工艺新等挑战,组织管段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抓重点、攻难点,不断学习新标准,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尤其在济南黄河特大桥、德州东站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与改良土路基填筑,以及无砟轨道板等施工技术和科技攻关上取得了许多突破,收获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与此同时,在建设单位组织的历次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为集团公司赢得了良好信誉。
为及时总结和推广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成果,积累高速铁路施工经验,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方法和技术创新等领域积极撰写科技论文,经严格筛选审查后,一并与武广、郑西等高速铁路的技术论文共37篇纳入到本刊中,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技术论文只是中铁一局施工单位的一孔之见,还请业主、设计、监理、咨询及其他兄弟单位不吝赐教。
艰苦创业,积淀铁路建设深厚底蕴
1950年5月,铁一局前身——原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在甘肃天水诞生。局机关先后从天水搬迁兰州、乌鲁木齐和西安。铁一局以开路先锋独有的吃苦奉献、攻坚战难的精神,修复了宝天铁路,建成了天兰铁路,此后,又修通了兰新、兰银、阳安、西延铁路。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铁一局在各项施工中,重视原始积累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施工能力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954年,第一次在修筑路基时采用大爆破,使铁路施工正式告别纯人工时代;1955年,建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自行设计的兰新铁路兰州河口黄河大桥,并在以后的桥梁建设中广泛采用滑模提升、激光对中、机械灌注等新工艺,不断开辟着桥梁施工的崭新科学领域。隧道施工从20世纪50年代的人工开挖、钢钎打眼到破岩、装载、支护全系列机械化作业,从人工单口月成洞数十米到1985年大秦铁路摩天岭双线隧道创造的单口独巷月成洞236.59 m的全国纪录,铁一局被誉为“铁道一枝花”,屡攀高峰、屡创佳绩。
锐意进取,谱写轨道交通华彩篇章
高速铁路——创新研发,我们砥砺奋进
随着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大幕正式拉开。高速铁路的建设大潮更是给了中铁一局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铁路建设的精彩演绎。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中铁一局以新的观念和姿态,挥师华北华东,挺进华南西南,决战中原,重上兰新,参加了京秦、大秦、京九、兰新复线的修建。作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中铁一局始终号角铿锵、身手大展,在峥嵘岁月中积累着技术财富、创造着铁路建设的辉煌。
轨道工程:通过不断研发新型轨道工程专用技术装备,持续提升无缝线路铺设技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铁路铺轨架梁等,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
隧道与地下工程:通过结合工程的持续研究,提高施工工艺,攻克复杂地质条件下(涌泥、突水、瓦斯、海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难题,完善和充实长、大隧道钻爆法快速施工、非开挖法管道施工(顶管)的成套技术,使隧道施工、地下顶管装备的整体技术和能力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桥梁工程:通过创新在深水、大跨新型(包括跨河、跨江、跨海)结构桥梁、钢结构桥梁、转体桥梁等方面的技术和施工工艺,使桥梁工程技术和施工能力始终保持在国内先进水平。
高原铁路——建设西北,我们当仁不让
2001年6月,随着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破土动工,中铁一局正式投入到高原铁路的建设当中。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中铁一局加大科技投入,工程技术人员做足工程前期准备,对铺轨机、架桥机、牵引机车进行高原适应性课题研究,先后投入3 000余万元,对铺轨机、架桥机、东风机车等设备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进行技术研究,提出制补氧增压设备、防寒、防风沙、防雷电、防溜车等改造方案,增大了部分电器容量和绝缘等级,采用新型防紫外线技术和材料,提高设备耐用性能,并邀请专家解决冻土难题。广大参建工程技术人员攻克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依靠科技,奋力拼搏,取得了“五年五大捷”的阶段性成果,为高原铁路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中铁一局在青藏铁路施工中攻克了“高原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青藏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特长隧道——横贯秦岭,我们勇攀高峰
蜀道难,首先难在横亘千里凛然威严的大山——秦岭。它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将巴蜀水乡和关中平原严格分割开来。中铁一局不畏艰险,肩负起征服秦岭的重任。终南山隧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至茂名线控制性工程,也是陕西“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网西安—安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规模世界第一,国内公路隧道之最。
2002年3月,终南山深处打响这座旷世巨隧开工建设的第一炮。建设过程中,中铁一局不断克服断层、涌水、岩爆等施工中的难题和通风、火灾、监控等运营中的重大技术课题,对特长隧道混合式通风、运输方式、大断面硬岩光面爆破、不良地质灾害预测及对策、大跨度渐变断面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特长公路隧道修建的成套关键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长大隧道施工空白,也使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达到了一个更新的水平。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海底隧道——征服海洋,我们一马当先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的重点工程,不仅是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也是第一条由国内专家自行设计的海底隧道。通车后,厦门岛至翔安区的车程将由1.5 h缩短至8 mi n。翔安海底隧道地质极其复杂,工艺变化繁多,施工进度压力大,地下水成为海底隧道施工中的最大风险。中铁一局在施工中经过科学论证、精密检算,并邀请国内院士级专家进行会诊,进行重大革新,制定出在地表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降水井控制地下水、洞内采用超前TSS管注浆进行沙层预加固、采用CRD法进行开挖的施工工法。采用帷幕止水,切断海水对沙层的地下通道,并通过降水井疏干沙层中的水,消除隧道施工时沙层产生突水、涌水和坍塌的安全隐患。自施工以来,中铁一局根据地质异常复杂的实际情况,稳扎稳打,不断修改设计,优化方案,保证了项目施工的安全。
中铁一局海底隧道沙层段掘进施工方案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检算提出的技术参数、支护参数是国内首创,并经受住了现场施工的验证,把海底隧道沙层段的拱顶沉落量控制在15 cm以内,比设计规范允许的沉落量30 cm小了整整一倍,为将来的海底隧道沙层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对“陆域富水浅埋段、海域浅滩透水砂层段、海底风化深槽段施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填补了国内海底隧道施工空白,起到了示范性带头作用,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特等奖。
桥梁工程——大跨钢混,我们勇于创新
生米大桥是江西省和南昌市的重点工程,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在我国建桥史上创造了“四个第一”:连续两跨228 m钢管拱桥全国第一;宽17.5 m、长116 m移动模架施工全国第一;采用大型龙门吊架设钢管拱全国第一;有底单壁钢套箱施工主桥水下大型承台全国第一。
创新,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面对困难,中铁一局根据自己施工经验和现场情况分析,革新理念和思路,经过缜密计算,解决了如何架设钢管拱、水下钻孔桩施工等一系列难题。南昌生米大桥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双连拱。其主拱采用门式膺架半拱整体吊装工艺,属国内首创,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南昌生米大桥大跨度钢管拱半拱整体吊装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江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施工中采用了多项国家推荐的“十项新技术”,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国家示范工程”。
城轨交通——齐全专业,我们实力强劲
1965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第一枪在北京打响,随后的若干年中,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掀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波又一波高潮。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拥堵问题,便利了人们出行,还不同程度的带动着一个城市乃至城市群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
中铁一局全面掌握盾构法、各类不良地质地铁车站深基坑及暗挖隧道修建核心技术,承建工程覆盖全国所有建设地铁的城市;专业种类齐全,可独立承担车站、盾构施工、暗挖隧道、轨道、车辆段、机电设备安装、通信信号、自动控制、装饰装修等施工项目,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专业最齐全的综合性施工企业,始终保持城市轨道施工国内前三甲的地位。
海纳百川,拓展多元经营崭新格局
中铁一局在加强工程、施工总承包等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更加努力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大力加强水务、房产等辅业的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全力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转变。
市政工程。在城市大型水厂、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地下顶管、给排水、热力、天然气管道、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项目中不断赢得新的市场份额。共建成七大类型水厂76座。各种类型的管道工程1 000余km。
房建工程。先后承建了西安喜来登大酒店、西安曲江澜山小区、西安天域凯莱大酒店、西安铁路局经九路2号住宅楼、青岛富泰广场等一批房屋建筑工程,取得显著效果。
继往开来,续写中铁一局新的辉煌
60年的征程,60年的收获,有的是艰辛,多的是感动。中铁一局勇攀科技高峰,四项工程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11项工程荣获中国建筑领域最高奖——鲁班奖;8项工程荣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52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多次进入铁路信用评价A类施工企业行列,在公路信用评价中成功跻身多个省区“AA”类企业行列;五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十项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数十年的拼搏,场场都是硬仗,锤炼着中铁一局人抢抓发展意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争创一流。至今,生产任务依然繁重,但中铁一局人快节奏跟进,完成任务的水平与效率上了一个新台阶。中铁一局将继续发挥在高速铁路、轨道工程、隧道、桥梁、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施工领域的专业优势,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中铁一局将努力构建以工程、施工总承包为主业,水务、房产为辅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全力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转变。
新的起点,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天的中铁一局,已不再仅是一个企业的符号,而是一个品牌,一个诚信的品牌、创新的品牌。中铁一局人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加强标准化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管理基础,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和创新成果回报社会,以一个多功能、多元化、知识密集、设备精良、技术先进、适应市场的科技型企业的崭新面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