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书写教育,传承中华文明

2011-12-30天津市宝坻区教育局任长文

天津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书法家中华文化写字

■天津市宝坻区教育局 任长文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记录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但随着电脑输入方式的兴起,人们对汉字书写的认识和掌握出现了偏差。不仅学生“不会写字”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也“不会写字”了,有的教师在备课时遇到生字生词,不去查工具书,而是用手机中那少得可怜的字库去查询。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几千年的文明,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在许多人的心中一夜之间被电脑所取代?我想,这绝不是简单的教育方法问题,更不能将它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上出现了偏差,是我们对汉字功能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从表象上看,大多数学生书写姿势错误,执笔不规范,错字、别字、看不懂的字随处可见。实质上,我们丢失的不光是书写能力,更重要的是丢掉了传承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强书写教育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

一、中小学生书写水平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简单统计和推算,全国大约有90%以上的中小学校未开设写字(书法)课,有些地方虽然开设,但有名无实。2006 年我到教育局工作时,曾对一所学校学生的书写能力进行观察,发现近60%的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80%的学生执笔有问题。通过抽查某初中校学生的作业、笔记,发现很多学生字迹潦草,错别字频出,甚至有不少学生连自己写过的字都“不认识”。

当时,我对此事的认识程度还没有达到现在的高度,只是从表象上分析了问题的成因。

一是认识上有误区。受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影响,学校、家长、学生对写字的重要性缺乏理性科学的认识。

二是时间上没保证。在很多学校中,写字(书法)课或被其他学科挤占,或是“变”成了自习课。再加上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能完成作业就已经“不错”了,没有时间顾及练字,导致作业写得“龙飞凤舞”。

三是现代科技的冲击。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它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一些传统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离我们远去。许多学生对电脑越来越依赖,对汉字书写越来越生疏,电脑键盘代替了手中的笔,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写出的字却越来越丑。

四是缺少师资。由于书写教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事书写教育的师资十分缺乏。其他学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从未接受过正规的书写训练,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达到板书规范要求,更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为师者尚且如此,学生的书写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五是招生体制的弊端。从目前高考招生情况看,考入各类艺术院校的学生有些是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起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一些家长和学生是在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这条路。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群体去从事艺术专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后要当书法、美术教师,心态上不情愿,智力水平和文化修养与其他学科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试想,如此传承下去,书写教育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景何在?

二、从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书写教育的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弘扬中华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弘扬我们的书法文化。书法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有艺术功能和生命陶冶功能。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

由此可见,加强中小学书写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方法问题,而是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这样说似乎“夸大其词”,事实上千真万确。

过去,我们教育体制上的最大弊端,往往是只注重行为,而忽视修养;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比如英语教学,有许多学生高考得了高分,上了重点大学,可到大学后,由外籍教师执教,在英文环境中上课,学生们痛苦地说,真的听不懂,更谈不上实际应用了。

我们在书写教育中,往往要求学生把字写好,写清楚,可很少有教师能够讲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其他学科教师就更加无法在课堂上渗透书写教育了。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发现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某小学历史教师在讲课时说:“唐代有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结果被一个书法家的孩子(小学四年级学生)当堂纠正。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行为,很少注重提高学生的修养。有的教师让学生学颜真卿的字,可不知道让学生学颜真卿的为人。书品与人品,行为与修养,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被无情地丢弃了。

我国古代就对书写教育非常重视。传说朱熹小时候学写字,在写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一心想着快点写完,好出去玩耍,便误把“桃”字写成了“挑”。朱熹的父亲回来,看到写错的字,便教导朱熹道:“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字不正。”言下之意,你之所以把字写错,肯定是因为心不在焉。朱熹听出父亲话外之音,十分惭愧,便认认真真地把“桃”字写了一千遍给父亲,请求原谅。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说过:“心正则笔正。”我们不要小看写字,它与人的品行、修养、心术、情操密切相关。我国历来认为“书为心画”,“字如其人”。写字也好,书法也罢,其内涵都是人内在意识的流露。练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和养成耐心、细致习惯的过程,它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汉代大书法家蔡邕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

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会有一种难言的感觉。经济社会发展了,科学技术进步了,可我们顾此失彼,把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丢失了。

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应该把书写教育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应该怎样理解书写教育的必要性?我们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觉得:在充分认识书写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必须调整思路,对教育方法进行彻底的改良。必须把书写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阶梯,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作为智育的必修课。

三、加强中小学书写教育的方法

1. 把书写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天津市宝坻区对此进行了大胆实践,自编了一些教材。比如,《颜真卿与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把颜真卿的书品与人品放到一起讲,让学生带着对颜真卿的崇敬去欣赏他的书法名作。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现在学生最不愿上的是德育课,那些简单、枯燥的道德说教,让学生厌倦,甚至失去了对教师应有的信任。如果我们把书写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再加上其他形式,我们的德育也就变得丰富多彩、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了,学生自然会乐于接受。

2.把书写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阶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其书写内容又是令人赞叹的绝妙文章。比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其书法艺术精妙绝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等佳词妙语更是脍炙人口。这样博大的文化内涵,我们不去传承,实在是遗憾,是失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书写教育时,不能简单地就写字教写字,而要把传承中华文化作为重点,过去的方法必须改变。

3. 把书写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是美育中的问题,需要从青少年时就施以良好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迷恋网吧,迷恋网上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有的学生因此出现了不良行为,令教师感到无奈。一些家长因为孩子有网瘾而哭着找到学校,痛苦万分,不知所措;个别原本很优秀的学生,因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迷惑,甚至走上了不归路。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有人把这些归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显然是片面的。深刻反思才知,其实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主动把阵地让了出去。学校的美育跟不上,家长的言行不检点,青少年的世界观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为此,我们应该把书写教育和绘画、音乐等结合在一起,形成美育的集合体,和社会上一些丑的东西做斗争,学生们自会辨清美丑。

4.把书写教育作为智育的必修课。

近年来,我们把书写教育作为干部教师的基本功,作为中小学生必修课,每周安排1 至2 节专门的写字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同等对待,备、讲、作、考形成体系,定期对干部教师进行书写水平考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在实践中感到,汉字不仅有实用性,有审美性,同时也是中国人智慧的集大成者,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比如,汉字不但有形声字,还有指事、象形、会意、转注、假借等多种内涵,即“书之六义”。书写者不但写其形,而且会其意,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头脑要对世间万象有所联想,寓意象于书,这种联想就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这是中国人的大智慧、大聪明,这样的智慧和学问,不亚于古今中外的伟大发明创造。近年来,我们为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与各级书法家协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定期地请一些有影响的书法家进校园,使学生们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了一批国家级、省市级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们已经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每年我区都要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对师生书画作品进行巡展,努力践行着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以上这些方法的改良,需要大的环境,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本人作为一个地区的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书法家协会理事,深感责任重大。尽管近年来进行了一些尝试,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对全国而言,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前不久,欣闻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校应开设书法课的总体要求,我相信,这一举措定将推进全国中小学书写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全民素质,惠及子孙后代。★

猜你喜欢

书法家中华文化写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书法家周如璧
我学写字
书法家·谢 锐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学写字
小小书法家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书法家
我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