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
2011-12-30范翎
范 翎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数字媒体技术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影响
范 翎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阐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对音乐创作方式、音响概念、曲式、体裁和题材以及创作主体的影响,说明数字媒体技术对当代音乐创作思维的革新化意义。
数字媒体技术;音乐创作;电子音乐;音响概念
随着新技术媒体对社会各领域影响的不断拓展,数字媒体技术对当代音乐各个层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录音、音效制作、音乐教育、音乐传播乃至音乐创作等众多音乐层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已成为当代音乐活动的必然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阐述其对于当代音乐创作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1 何为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①
数字媒体致力于发挥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各类优势,整合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多维艺术创作,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对数字传播技术的充分运用。在这些技术为各类音乐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改变着音乐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改变了音乐创作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具有数字时代特征的当代音乐创作模式。
2 数字媒体技术带来的音响概念的变化
从音乐创作发展的历史来看,科技进步所引发的音响概念的变化已成为音乐创作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从20世纪初期作曲家们通过特殊演奏形式获取传统乐器的个性音色,到20世纪中后期日趋成熟的电子合成技术的引入使音乐创作的最重要元素——音色不再局限于传统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如今,各类高科技手段使音色的拓展变得更为广阔,线性算法合成技术RLA、VCO/VCF、FM调频、采样回放技术、高级波形记忆AWM2、仿真声学技术VL等等,这些技术使音乐创作者获得了更多全新的音色。与此同时,各种音频处理软硬件提供的多种高质量的音频处理功能,使作曲家对音色的修改和控制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这些技术,作曲家不仅可以制作独具个性的音色,而且可以实时控制各类音色调制的参数,这些音色的实时变化也经常被作为音乐作品某一层次的序进而存在,较之原先简单地调用音源与合成器中的音色又迈进了一大步。
在新技术手段下,音色具有无限再生成的特性。现有运用于音乐创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声音合成手段
声音合成手段是各种合成器、音源产生声音的重要方式,包括了加法合成、减法合成、FM调频合成、环形调制合成、共振峰合成等合成手段,其原理是通过将振荡器、滤波器、包络发生器进行多种方式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声音。由于振荡器、滤波器、包络发生器的种类很多,组合的方式可谓千变万化,其产生的可调因素也极为丰富,因此,通过声音合成的手段可以产生无数新的音色,充分体现了新技术对音色拓展的重要作用。
2.2 MIDI控制手段
MIDI控制手段指的是通过各类MIDI控制器、系统专用信息等手段来改变滤波器、音色包络线、低频振荡器、高频振荡器等,从而改变音色或者使音色在动态中产生变化。 这类手段主要是对软件或硬件音源所提供的现有音色进行再次改变,使音色更准确地适用于各类作品的特殊需要。从实际使用来看,它更多的是对声音进行修饰,例如,选用音源中一个近似的或者在技术上存在实现可能的音色进行修改。
2.3 音频调制手段
音频调制手段是指对音频进行均衡处理、压限处理、相位处理、音高处理、镶边处理、延迟处理等调制,从而改变音频原有的部分特性。这种手段是现代电子音乐创作的必然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它通过各种效果器的协同作用,产生更多音色变化的可能,也是产生新音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新的音色带来了全新的音响效果,同时,也使传统配器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电子音色的研究,作曲家对音色有了新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的音色可选范围的局限。电子技术带来了音色的无限可能性,使得当代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越来越多全新音响的出现,受众的音乐审美取向在短暂的不适应之后逐渐趋于接纳,而作曲家在使用新音色方面也越来越大胆,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又反作用于受众的审美意识。如此循环的作用与反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子化音响概念融入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之中,成为与传统音响概念融合共生的整体。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有一部分作曲家全然投入到了实验性的纯电子音乐创作中,这种实验化的创作过程是对音响概念乃至整个音乐创作概念的探求与拓展,也是现代音乐艺术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3 数字媒体技术对音乐创作方式的影响
数字媒体技术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手段,一方面拓展了音乐创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音乐作品的创新与传播带来新的途径,这已成为20世纪后音乐创作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首先,作曲软件所提供的强大功能使音乐创作更为直观。作曲软件不仅能提供五线谱总谱写作的可能,而且也可以让作曲家实时听到作品的全貌,从而便于对音高、节奏以及乐器演奏法等细节进行及时的修改。
其次,声音处理技术使音乐创作中音域和音色得到了拓展。随着声音处理技术的发展,在电子手段的支持下,乐器和人声音域在理论上已具备了无限拓展的可能。通过对乐器或人声最佳演奏或演唱音域的采样,计算机能够通过特殊的算法计算出其他的音域,并且保证这些“算出”的音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极高的保真度。此外,通过各种电子合成手段产生的仿真音色以及合成音色在音域上不受任何限制,大大丰富了作曲家的可选择范围。目前,电子合成音色在电影、游戏以及动画片等音乐和音效制作中,电子合成音色被作为创作的主体素材而大量使用。在专业作曲领域,随着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先锋派的作曲家们已将音色的创新作为“第五大创作要素”②。他们不再仅仅使用那些依靠传统乐器产生的“噪音”,而更多地使用通过各类合成手段产生的具有个性化审美特质的合成音色,甚至将电子合成手段作为作品构架和表现的主要方式。
第三,新技术手段为拓展乐器和人声演奏演唱技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计算机软件的帮助下,速度、节奏组合的复杂性、音准等问题已不再是决定作品能否实现的因素。以打击乐为例,世界上最快的鼓手Mike Da Man Mangini有一分钟内可以敲击1 247下的惊人之速,但是对于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演奏来说,这样的速度则是很容易实现的。如,SONAR6版本提供的TICK③精度最高为960,速度最高设置为1000/分钟,其可实现的最快演奏速度已超出了人耳辨别的极限。再例如电影《第五元素》④中花腔女高音演唱的“THE DIVA DANCE”,曲中音高大跨度的起伏和无比精确的音准给电影增色不少,特别是全曲后段高速的点状花腔高音,这段高难度的演唱实际上是通过电脑音频处理技术进行合成的。即通过对人声采样进行变调、伸缩、排序,音频技术实现了正常人声演唱不可能达到的效果,再配合动感的流行节奏,实现了古典与流行的完美结合。综上可见,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带来了演奏、演唱技巧的突破性发展。
4 数字媒体技术对曲式和音乐体裁的影响
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使得作曲家在曲式结构安排方面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尽管现在包括ELECTRO ACOUSTIC MUSIC在内的大部分音乐作品从整体上看还是在使用单三、复三、回旋以及变奏等传统的曲式结构,但一些特殊结构的作品以及作品局部结构的变化已较为普遍。这些作品一方面体现了新技术带来的剪切、拼贴与重组的便捷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这些技术手段带来新的曲式结构实现的可能性及其对传统曲式结构理念的拓展和改变。
在以磁带为录音媒介的阶段,音乐的再编辑仅限于横向时间点上的简单拼接,使用的工具是最原始的剪刀和胶带,而寻找合适的切入时间点也成为当时最需要耐性和技术的工作。而如今,数字化录音的优势已显现无疑,多轨录音和编辑对演唱演奏技巧的包容,高效、便捷、高保真的后期编辑等等,无不体现新技术手段对音乐作品结构的立体化、纵深化的影响,也体现了数字化手段对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意义。
数字媒体技术对音乐创作的体裁的全新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协奏曲、交响曲、室内乐以及民歌与民间音乐等体裁,新技术手段带来的则是各种体裁和风格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并且使得许多传统体裁的音乐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特别是那些具有显著民族特点的体裁,如戏曲、民族器乐以及民歌,经由作曲家融合各种流行音乐或电子音乐的要素、亦或外来的其他民族风格的要素进行重新创编,则极易被人们,尤其是大多数年轻受众所接纳。国际著名华人音乐家谭盾的作品就是典型的将西方管弦乐、中国民族器乐和民歌,以及各种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传统作曲思维与电子音乐创作思维的融合,代表了当今世界音乐发展的趋势。
5 数字媒体技术对音乐创作群体形成的影响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演变离不开音乐的传播。“在这些现象后面,音乐信息(音响形态的或乐谱形态的)所运载的传播者的音乐艺术意图、音乐思想在为人们‘分享’(部分地理解)或‘共享’(较完整地理解)。……因此,可以认为,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⑤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类传播媒体对于新兴音乐形式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如摇滚乐、HIP-HOP、说唱音乐、新民乐等等,这些新的音乐形式的成型与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功的商业宣传和推广。媒体的传播还促进了相关音乐领域的交流与互补,这对于音乐本身的发展意义非凡。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主要得益于音乐大众传媒,包括印刷出版媒介、音像出版媒介、公共广播电视媒介、互联网络媒介在内的多种媒介的传播手段。多元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体现在音乐上就是多种风格体裁的音乐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受到来自绘画、电影、设计等其他艺术领域的影响,从而使得音乐创作的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层次与分类。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在飞速发展的计算机业带动下,参与计算机音乐相关产业研发的企业和个人也不断增多,相关设备的制造成本也不断降低。同时,随着计算机辅助作曲手段的不断强大,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作曲人员也开始参与到创作中来,他们借助BAND IN A BOX⑥、FL STUDIO⑦、LOGIC、SONAR等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声音编辑,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自身音乐创作理论的不足。如有的创作者只能写作简单的歌曲旋律,但通过BAND IN A BOX安排和声进行,再选定一种风格类型,就可以制作一首较完整的歌曲伴奏音乐。再如,创作者还可以通过键盘弹奏输入的方式将旋律输入音序软件或者打谱软件,再修改成型,这些功能使许多非音乐专业人士实现了创作梦想。可见,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手段,音乐不再是少数作曲家的专属,一般的音乐爱好者也完全可以参与到专业音乐创作之中。
6 结语
如今,各种数字媒体技术对音乐创作的思维和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我们无法具体预计它们能为音乐创作提供哪些更多的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对音乐创作所能提供的空间性和延展性是无可穷尽的。但同时也应看到,数字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工具,虽然它能使作曲者产生强大的创作能量,但创作的主体依然是人本身。任何技术如果离开了人的主观因素,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作曲等创造性思维理念指导下的主观性活动尤其如此。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数字媒体技术对音乐创作的意义,并合理地利用好各种技术手段为音乐创作服务,以不断推进音乐创作事业的良性发展。
注释:
① 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② 传统作曲的四大要素包含和声、复调、配器以及曲式分析。
③ Cakewalk SONAR中规定音符长度的单位,一般将四分音符规定为960个TICK,即将四分音符平均分成960份,八分音符则为480个TICK,十六分音符为240个TICK。
④ 吕克·贝松执导,布鲁斯·威利斯、米拉·约沃维奇主演的科幻电影,1997年上映,获得1998恺撒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同时也获1998奥斯卡最佳特效及音效奖提名。
⑤ 引自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⑥ PG Music 公司开发的智能自动伴奏的软件,可以自动生成由各类乐器组成的各种风格类型的伴奏织体,是一款运用较为广泛的辅助作曲软件。
⑦ 电子合成器/音序器软件,是一款基于LOOP制作理念开发的音序软件,主要用于制作电子舞曲,内含相当专业的电子音色、效果器和波形处理器。
[1]刘涧泉.第三种作曲方式—论计算机音乐创作的新思维.中国音乐(季刊),2006(3)
[2]刘思军.电子音乐作品制作技术的演进过程及计算机化趋势.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2)
[3]庄曜.电脑音乐制作观念.音乐研究,2000(3)
[4]叶松荣.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西方20世纪“新音乐”创新问题局限性分析.人民音乐,2006(10)
(编辑 孟凡颖)
The Inf l uence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on Modern Composition
FAN Ling
(Media College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3, China)
This article elaborate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on several aspects of composition such as composition mode、sound conception、musical form、musical style and composers,in order to show the innovative meaning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on the idea of modern composition.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compsition;electronic music;sound conception
10.3969/j.issn.1674-8239.2011.2.011
个人简介:
范翎,江苏无锡人,讲师/ 硕士,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录音艺术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江苏工作站秘书长,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主要从事电子音乐创作及理论研究,作品和论文多次荣获省级及国家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