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莫忽视写作课堂这块青少年思想教育阵地

2011-12-29赵雨

成才之路 2011年28期

  摘要: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把语文内化到人的身心与品质中去,成为一种素质、修养,影响整个人生。然而,不少人只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往往忽略写作课堂教学这块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写作过程中,学生在文章中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评价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思想标准、审美观点等等,都离不开老师给学生的指点、把控,教师应该在写作课堂上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情感、审美、道德标准的指导和教育。本文将通过作者自己的一堂作文讲评课向大家说明这一点。
  关键词:写作课堂教学;青少年;思想教育
  
  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本人也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的同时,逐步丢弃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设出符合新的教学理论要求的阅读、写作教学模式。如在写作教学中,我将命题、写作、批改、评价几个环节几乎全部放手给学生自己解决,即每周由一个学习小组结合课文、结合生活出一到两个作文题目,全班写作,写好后,各小组批改、打分(根据我市中考作文分数,满分50分)并推荐出优秀作文、问题作文,再在全班交流。一段时间下来,的确收效很大,特别是在课堂评价环节上,全班参与,有的提出某篇作文应该再加两分,有的提出某篇作文应该减几分,并各自说出加减分的理由,互评互改,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不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连评价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也跟着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改变了以往老师认认真真地批改而学生却只看看分数的事半功倍的局面,本人也醉乎其间,乐乎其中也。
  然而,“好事多磨”,有一位同学的一篇习作在一次评价课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让我清醒地认识一个问题:写作课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感的熏染、价值观的确立、审美情趣的提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绝不可忽视的,写作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
  那次的作文要求是写一位自己熟悉的人,并且要重点写出这个人的特点。班上有一个W同学,平时非常调皮,学习也不认真,作文水平也一直较差,他的作文经常被小组“推荐”为问题作文,接受全班同学的“指导”,这次也不例外。他的这篇作文写的是班上另一位姓S的男同学,这位同学平常表现非常老实、弱小,老实到大家都不忍心欺负他的地步。可这位W同学偏偏选中了他,并在文中写到S同学的特点是长相“像个女人”、好害羞、跟别人一说话就好脸红,又不允许别人说自己的缺点、脾气倔强等等。当这位W同学的作文刚一读完,那位S同学便号啕大哭起来,同学们自然一阵好生劝说。紧接着就是全班同学对W同学的一阵“猛批”。有的同学说,这篇作文应该再减十分(小组初评27分,不及格),理由是对同学不尊重;有的同学甚至提出给“零分”。W同学在众口一词下、在S同学的眼泪前很虚心地接受了大家的批评意见并向S同学道歉。当这位W同学道歉之后,您可能以为这场“风波”、这堂课就该这么结束了。果真如此,作为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岂不是就该卷铺盖回家了吗。我立刻意识到一场“轩然大波”必须由我来挑起。
  我“插嘴”道:大家愿意听听老师的意见吗?(愿意——大家异口同声)“我认为,W同学的这篇作文应该打满分……”我的话没讲完,多数同学质疑的眼光和“质问”的声音、W同学将信将疑的目光海啸般地向我袭来,更有那一向老实的S同学居然愤然站起,向我怒吼:“我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你的语文了!”……我为什么非要挑起这场风波将事态扩大化呢?内行们已经发现,在这堂课上有三种人需要“挽救”:一是像W同学那种缺乏自信的人,二是像S同学那种假自尊的人,三是像多数同学那样既没有掌握评价作文的正确标准又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人。只有挑起“事端”并巧妙平息“事端”,才能让同学们既真正掌握作文评价的标尺,又能受到“纯写作”知识之外的思想教育。这是写作教学必需的,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必需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W同学的这篇作文正是在“关注现实”、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对“真情实感”的表达,他文中所写的S同学的特点和其本人完全一致,对于一个长期在写作上处于劣势的学生来说,这很不容易。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予以鼓励,这正是我要给此文打满分的原因。同时,让所有同学牢记: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评价作文优劣也要看是否“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学生,尤其中小学生,是尚未成熟的人,是具有巨大可塑性的人,他们还缺乏批判、选择能力,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特别需要教师的指导、引导。
  W同学写了一篇表达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却在多数同学的指责声中,低头“认错”,说明这位同学缺乏自信,不利于个性张扬。经过老师的引导,全班同学一致认为,应该给他得45分(个别词句需要加工),我想他的内心一定非常激动,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一定会改变过去不认真写作、不认真学习的态度(事实上,后来他确实进步很大)。在这堂写作讲评课上,我首先“挽救”了像W同学这样的暂时缺乏自信的人。由于c9378231e32138a392ba1eb1bb428af861fb531b1922c86d01dd02c7ca03de19自信,他不仅会在写作方面有进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受益。
  那位S同学,平时害羞,怕别人说自己的缺点,这不是真正的自尊,也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尊和尊重别人,这对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他的那种扭曲的心理在对老师的怒吼中彻底暴露出来,对待他,我采取了缓兵之计。(事后两天,他在操场上拦住我,向我道歉。现在,他成为最喜欢上我的语文课的学生之一)。S同学是我在这堂写作课上“挽救”的第二种人。
  第三种人就是那种用老眼光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可怕的是这种人不仅在班级里占多数,在社会上也占多数,这是世人的通病,有时连我们做教师的也不例外,我不能让学生们从小就养成这种坏毛病!我在课堂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给W同学的作文打低分,主要是你们长期以来在他头上贴了一个“坏学生”的标签,认为他不可能写出好作文;再说,他的作文中哪里有对S同学的不尊重?恰恰相反,他在文章中坦诚指出其缺点并在结尾希望S同学能改正自己的坏毛病,这正是对他的尊重。除了那句“像个女人”用词不当,可改成“像个女孩”外,全文没有任何侮辱性的言辞。同学们应该学会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孙权劝学》一文中不是这样讲的吗?
  我庆幸,我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好课,一堂作文评价课挽救了三种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庆幸,同学们给我上了一堂好课,这堂课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科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受业”,还须“传道”,而且,这传道的任务应渗透到包括识字、阅读、写作、评价在内的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
  古有“文如其人”之说,可见,做人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反过来说,教师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引导学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出现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丧失理想、缺乏毅力、没有自信、不懂得自尊和尊重别人、追求享受、追逐时髦、自私自利、厌恶劳动、不讲公德、或懦弱畏缩或偏激任性的不正常的思想现象和心理现象的时候,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不能徒有虚名,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抓住时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这是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徐州市汇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