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中职语文学习方法探究

2011-12-29李光新

成才之路 2011年28期

  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也意味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本人就从自身体会对新课标下中职语文学习方法作一些探究。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一些知识的概括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帮忙;同时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将影响着我们事业的发展进步和生活的质量高低。所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是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下面,笔者从自身体会来谈论一下新课标下中职语文学习方法。
  一、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学好语文,仅凭读几册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广泛阅读,从书中获取精神食粮,受到美的熏陶。苏轼的“熟读深思子自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说明了多读书能使人受益无穷。广泛阅读并不是要我们见书就读,是书就看,而是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读好的作品如同和三五知己在一起品茗谈心。在参差不齐的各类作品和网络小说泛滥的现实社会中,学生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阅读,否则会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后果。时间浪费了,知识没有学到,严重的会走向迷途,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勤动手,记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好的文章,优美的词句,细腻的人物、景物描写,赶快用笔记下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感性认识足了,就肯定会带来理性的飞跃,继而轻松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为以后自己走向社会带来很大的便利。
  三、勤动口,多背诵
  对于自己通过阅读记录下来的笔记,要熟读于心,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背诵要下苦工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背诵,可以先抓主要部分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温故而知新”,要反复循环加强记忆,加深印象,这样就可以做到终身不忘。
  四、勤积累,重写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专心听讲,课后阅读报刊;茶余饭后看电视,上互联网;闲暇时和别人交谈都可以感受生活,都能为写作积累素材。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课外勤读书、勤背诵、勤写作的习惯,影响了读写能力的提高。优美的诗歌、短小精粹的语句、名家名作都是能使学生终身受用的。只有储备了丰富的知识,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在写作中独树一帜。
  五、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学习。对课本中的知识,每位教师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老师的理解融入了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成年人的理解;教学参考资料上的内容是某位专家个人的见解,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们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是未成年人的理解。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敢于突破陈规,他们自己的理解会新鲜。课堂上同学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们大都很高兴,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自我创新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六、面向现实,注重语言表达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在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更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出敢说会说的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思维较活跃,“爱说话”是中职教师的普遍反映。在平时课堂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外积极参加语感训练的活动,比如:即兴演讲、口头作文、辩论会、讨论会等。同时还要面向现实,做到学以致用。我从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却说不好自己想要表达的问题,口语交际能力差;最常用的请假条、申请书、会议纪要等比较实用的东西,连基本的格式也不知道,更不要说去写。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知识和实际应用的接轨。
  总之,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全新的评价走进人们的视线,它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去应对,同时更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突破以往传统的学习模式,用全新的眼光和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去学习语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信阳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