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突破

2011-12-29李爱良

成才之路 2011年28期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没有做到有效阅读。下面我将从“阅读前、阅读中和课外阅读”三方面谈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技能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以便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阅读前——精心导课,激发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动机,培养阅读兴趣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尤其是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情节中来。所以在接触一篇文章前,先运用启发、讨论等手段引入本课话题,让学生适当了解话题内容,为学生阅读作准备。我在阅读教学导入时经常采用如下方式:背景介绍导入、生词教学导入、标题图片导入。
  (1)背景介绍导入。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做一些相关的背景介绍,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使阅读教学具有新鲜感和启发性。
  (2)生词教学导入。教师在阅读前可先引出课文中所出现的关键生词,即那些对学生阅读理解构成重大障碍而又难以从上下文中得到词义的生词。阅读前一般没有必要呈现全部的生词,有些生词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语境来判断猜测。
  (3)标题图片导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标题、插图去积极思考,让学生养成图文结合起来阅读的习惯。无论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最终都会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二、阅读中——侧重策略,培养阅读技能
  我在充分利用课堂阅读教学时,进行了以下尝试:
  (1)整体粗读,领略大意。在学生开始阅读时可适当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略读、找读、跳读等阅读技巧。
  (2)分段细读,注意细节。这一步骤主要引导学生逐步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让学生获取有关课文的基本事实。然后就课文内容情节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的联系或中心思想。训练的方式,可以有根据所读内容选择判断对错、连线、排序、补全信息等方式。
  (3)阅读后的拓展。鼓励学生用简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以及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
  三、课外阅读——课堂阅读的延伸,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紧密联系,力争做到结合训练。每周阅读我争取做到定时、定量、定检查。要求学生每天必读一篇,每篇文章读五分钟左右。阅读材料的选择体裁多样、内容新颖,集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检查中,引导学生重视阅读速度和对段落中心的理解,采取布置任务——读后必答、选择、判断、填充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的、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才能逐步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作为英语教师,我还要继续思考、探究、实践,争取更好地推进教学,提高学生有效阅读的水平。
   (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镇王兰庄中学)